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5年期LPR下降,地产股大涨,券商称“有望3月复苏”

今天,央妈降息了,1年期LPR下调至3.7%,5年期LPR下调至4.6%。

对于已经买房,房贷选择LPR浮动利率的人来说,还的月供少了!

究竟能少多少呢?以贷款100万、分3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利率调整前的LPR为4.65%,每月要还5156元,LPR下调至4.6%以后,每月需要还5126元,每个月能少还30块。虽然减少的数额不多,但总归是好事。

对那些准备买房申请房贷的人也是好事。因为随着LPR的下调,银行房贷利率也有望下调。那就意味着银行房贷利率会比之前便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家的购房成本,有利于刺激买房,推动房企销售复苏。

在此利好消息的刺激下,A股地产板块强势拉升。今天开盘,华远地产开盘涨停,新城控股逼近涨停,金科股份、中交地产涨超6%,中南建设、滨江集团、南山控股涨超5%,阳光城、华夏幸福涨超3%,万科A、世茂股份涨超2%。

在A股地产股的带动下,港股内房股也集体走强。融创中国、龙光集团涨超10%,世茂集团、时代中国控股、合景泰富涨超8%,碧桂园、新城发展、雅居乐、旭辉涨超7%,佳兆业集团涨超6%。

去年房企过得实在太难了。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新房和二手房合计销售面积同比下滑,新房销售规模同比增速创近五年最低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降至历史低位,土地市场全面降温,上下游相关产业都被拖累。

在房子不好卖,销售回款不佳,以及房企融资收紧的背景下,2021年许多房企不仅业绩下滑,还面临着债务危机。

房企经营难,资金压力大,信用违约频发。据贝壳研究院,2021年房企境内债务违约情况加剧,全年违约债券大幅飙升至67只,违约债券余额高达 735 亿,债务违约情况不仅明显高于前几年,在全市场债券违约余额的占比也显著提高。

2018 年-2021 年房企境内债务违约情况

数据来源于wind,贝壳研究院整理

在债务违约和资产减值预期之下,各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房企评级,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的避险情绪愈加浓烈,导致房企融资更难了。

大环境的急转直下,引发了房企暴雷潮,这种现象从中小房企,蔓延到千亿房企,甚至一度波及龙头房企。

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虽然房地产行业已经吿别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未来增速减慢甚至进入存量房时代已成不可逆的趋势,但房企的债务违约和暴雷,会对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以及那些买了期房的人带来沉重的损失。

所以,上面对于房地产的态度也有微妙的转变。

一方面,央行、银保监会已出台政策,鼓励优质企业加大房地产项目兼并收购,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兼并收购的金融服务,助力化解风险、促进行业出清。

另一方面,最近的降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企融资难的困境,缓解其债务危机。而且在经历20个月的漫长等待后,终于等来了五年期LPR的下调,有利于刺激购房需求,加快房企出货回款的进度。

中信证券研报称,适当优化预售监管规定,促进房企并购资金困难企业项目,各地陆续出台的一些优化开发环境的措施,配合按揭贷款利率的下降,有望推动产业景气在2022年3月见底反弹。销售复苏之后,房企的信用问题将得到陆续缓解。

总的来说,过去的一年,我看到了国家对于房地产管控的决心,打破了许多人对房价的看涨预期,以及房企“大而不倒”的信仰,反而对高杠杆带来的高风险更加警惕。未来,房地产行业会有一定程度的复苏,但想要大的增长是不可能了。

随着我国新增人口的下滑和城市化空间的减少,房地产行业高增长的黄金时代已彻底成为过去式,中国将像许多成熟市场一样,逐渐进入以存量房为主的时代。而房地产也大概率会与教育、医疗、养老一样,成为民生工程。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