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2021年复锐整体业绩情况较好,收入利润均实现高增长,在美国、亚太等重要区域的营收都稳步提升;复锐医疗作为医美的供应商平台,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布局,基本形成了能量源设备为主,兼顾注射、个护、齿科的产品结构:能量源快速增长;注射:管线中有Profhilo透明质酸钠溶液(国内嗨体后第二张非交联透明质酸钠溶液三类器械证),revance长效肉毒素(botox2倍持续时间),溶脂针,埋线,以及本次刚投资的再生材料丝素蛋白等产品;个护(2C光电仪器):市场很快可以看到新产品;齿科:收购复星牙科,围绕美丽微笑从产品到服务,以及国际化(产品渠道的全球化开发)做了很多功课。
2.业绩指引:收入同比增长80%,H2相较H1环比强劲增长34%,主要来源于产能的提升,需求目前不是问题,北美、亚太、欧洲市场均强劲推进;由于产能持续增长,预计22H1相比21H2收入环比继续增长,同比就很可观了;2022收入增长由产能增长驱动,需求目前不是问题,高订单来为Q1和2022保航,目前订单已经排满22Q1了o利润增长120%;核心业务(能量源)净利率维持比H1维持甚至更高(14%NPM左右),H2的净利率比上半年低主要是因为新业务前期投入和marketing发力;牙科业务并入后在收入端贡献大,但在做资产整合,对净利润的贡献有限▪新业务的加入和数字牙科也都在前期投入阶段;激励计划在公司层面有摊销成本;H2展会和线下活动都在回暖,marketing费用有所增长;丝素蛋白和溶脂针的投资思路相同:希望pipeline有成熟产品也有在研产品,来抓住前沿技术进行孵化:可以和已有产品做组合拳,同时风险也有限(只要有1-2款产品成为爆款即可);丝素蛋白投了260wRMB,10.4%的股份,完成从注射到填充的拓展;核心团队来自苏州大学的李明忠教授,是国际上提出用丝素蛋白做医美的第一人;产品优势:生物相容性比较好,可以完全降解为氨基酸,不会有过敏反应。
3.目前在孵化两款产品:平台拿的是国际权益,未来可以国际生产和销售;凝胶:2025年上市▪面部埋线:2024年上市;肉毒产品:Revance和FDA开完会议了,会议纪要确认后会有进一步沟通,目前反馈较为乐观,2022在美国上市很有希望;在国内的三期临床已经做完了,中国2023年底-2024可以上市,美国市场如果能提前上市获取的市场数据对于中国的上市肯定是有帮助的;Profhilo透明质酸钠溶液:临床已经完成,目前在观察期,2023年底-2024年初上市;计划打造成为明星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有其他玻尿酸产品没有的竞争优势,在海外市场也有很好的反馈。
Q&A:
Q:丝素蛋白是否有同类竞品?产品上市后定价如何?
丝素蛋白用在医美中是降维,丝素蛋白+透明质酸钠颗粒,效果会很好;丝素蛋白在医美中的使用,没有现有产品,但有国外有在研产品,其中用于声带修复的产品已经上市,另一款还在研在FDA阶段,可能2023-24在美国上市,最快2026在中国上市;在国内复锐医疗的产品依然是第一个上市的;潜在竞对的产品在实验阶段帮忙做了POC,不认为是竞对,而是市场共同的开拓者;填充类中的高端产品,目前谈定价还比较早,还在实验室阶段,但会走中高端路线;产品的所有权会在平台上,不是一个简单的代理,而且有产品的国际权益,想象力很大
Q:肉毒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格局中处于哪个层次?
肉毒产品在国内还是会走高端路线,会考虑非交联透明质酸钠溶液产品、光电类产品做一个组合,联合推向市场;产品组合策略:能量源+填充+注射的组合拳,单产品在市场上总能找到,但组合产品是更稀缺的;光电类产品先在筋膜层优化,再做填充和注射;需要仅做光电/填充注册,和光电+填充注射的临床数据,这种数据对医生和消费者都更有说服力,有助于推联合治疗的方案;国家对肉毒产品的态度:美国的临床已经做完了,国内在做亚洲人的临床;目前的临床数据反馈较好,但因为是长效肉毒,观察期比普通肉毒要长。
Q:非交联透明质酸钠溶液产品临床完成,有无数据?产品和嗨体的对比,有哪些优势?后续商业化如何考虑?
临床三期做完了;已在香港、印度、以色列有销售,有真实世界数据,中国2023年底-2024可以上市;产品优势:核心作用原理是物理原理,是生物重塑概念:传统玻尿酸打在脸上会有假面感;本产品的优势是自然附着在细胞上,在已经凹陷的地方再长,非常自然,摸起来也没有硬物凸起感;消费者反馈虽然不是马上见效,但效果非常自然,第一针打完1个月后打第二针,之后2周见效,维持6-9个月;未来市场推广: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光电、注射、填充产品组合销售。
Q:C端产品未来的打法?
会从医学角度做更多宣传,公司前身和基石是做光电,还是会突出医学类品牌的定位;策略:不会做大射频能量,考虑更温和的能量;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结合,核心销售在线上,线下做口碑;产品会在国内国外同时上线,会尽快露出产品:产品、产品售后服务、耗材的组合也都在考虑范围内。
Q:医美监管是否有影响?
目前产品属于小家电类,但长期还是想打医学类品牌,需要再看看如何在资质上进一步申请。
Q:玻尿酸和肉毒产品的B端销售打法?产品定价策略?
注射填充和光电打法不一样;和C端产品销售有紧密结合,C端会孵化一些B端产品销售;在产品上市前的0-1年会组建B端销售团队;产品定价还是会走高端路线,和高端的品牌形象符合。
Q:国内现有B端销售渠道情况?
注射填充需要积累新的KOL,前期销售团队会考虑找行业专家和KOL,但还是会以光电类产品KOL为出发点,只是拓展一些新的注射填充类的KOL;B端和C端KOL有一些联通,从消费而非医学的角度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