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站上风口,中药股凭什么爆发了?

年底来了,A股也碰上多事之秋。上证指数已经跌破二十日线,考验三十日线支撑力;而创业板指数在新能源板块大跌的影响下,显然已经破罐破摔了,直接跌破半年线和六十日线,目前指数已经全部空头排列,短期来说风险还是比较大。

同时近期市场板块也迎来轮动新能源出现大幅调整反之中药板块创出新高。是不是都觉得中药要开始接力新能源呢?

但实质上,新能源大跌的原因就是前面涨太多惹的祸,板块估值过高;而中药近期大涨直接因素就是产品涨价或涨价预期,带动股价大幅反弹。

这两者的涨跌其实没什么必然联系如果硬要扯关系,那顶多就是里面存在那么一丢丢资金博弈。

当某个板块或者股票长期在高位的时候,可以创出新高,也可以破位下跌,有个很关键因素就是:有没有出现新风口

年底随着消费股的反弹,包括有消费属性的中药股,资金开始关注这些股票,于是资金出现分流了,新能源开始承压,中药出现反弹

股市里没有yyds的板块,只有永远的趋势,高位风险是躲不开的,只是很多人喜欢拿未来价值灌醉自己。

 那除了涨价这个原因之外,中药股凭什么能获得资金青睐呢?

 

厚积薄发

今年医药股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因为医药集采以及反垄断监管,干掉了一大批医药企业的成长前景,同时也让诸多医药细分龙头股落寞,以“药茅”恒瑞医药股价走势为例,大家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端倪。

从上图可以看到,恒瑞医药今年内最大跌幅逼近50%,直到现在都还在地板上趴着。医药板块所谓的长坡厚雪,说没就没……

当然医药股也没被一杆子全打死,有些细分赛道依然能逆风启航,比如中药板块今年四季度以来出现一波大的反弹。这背后可能离不开中药多年的厚积薄发

中药产业不断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2017年为1018亿元,2018年达到近124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

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中药市场成交额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达1653亿元,2016-201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8%,随着我国不断扶持中医产业,预计2021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可达1945.25亿元。

中药行业销售额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销售额达3946亿元,预计受新冠疫情影响加深中医药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2020年我国中药行业销售额可达4500亿元。

 总的来看中药行业稳中有进

行业的发展,也带来利润的增长。2010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中药板块的归母净利润自2018年便开始出现下滑,营业收入自2019年出现显著下滑,需求和用药结构的变化是内因,但是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加速中药板块触底。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趋于稳定、集采降价靴子落地和中药材涨价潮启动,中药板块的触底反弹便在2021年开始兑现。

所以说从基本面看中药最坏的时期可能已过,同时利润端有回暖迹象股价持续上涨背后,肯定是依赖于扎实的底子

目前可以看到中药整体业绩也呈现出恢复性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A股中药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为11.0%,2020年同期为-4.5%;净利润增速9.0%,2020年同期为-6.5%。

中药OTC板块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除了行业得到发展之外,还有就是因为在去年疫情的时候,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上做出的恭喜,并获得大力推广,让相关的中医药企业迎来高光。今年业绩持续扩大超,或许是股价逆势大涨最为核心的因素

政策助力

中药集采政策落,这也导致中药走强。据悉12月24日,也就是上周五,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文件》通知显示,此次采购涉及132个品种,开灵、醒脑静、复方丹参、血塞通、银杏叶等临床大品种以及连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等产品,涉及以岭药业、香雪制药、云南白药等多家中药企业。

(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官网截图)

从结果来看,此次采购药品平均降价幅度42.27%,最大降价幅度82.63%。或许利空落地变利好。

中医的有效性,相信大家有目共睹的,自球新冠疫情以来,我国在疫苗、抗疫等方面表现的很出色比如去年冬季的河北石家庄疫情,都让全球为之震惊,怀疑石家庄是否爆发过疫情。

西医是资本导向,赚取钱财为目的,病人越治越多,医药费越来越重。中药除了名贵中药材,其余价格不高,成本远低于西药。

如果你去读那些中医名著,你会发现,还是中医实在,基本上吿诉你那些能救那些不能救。而且中药相对于西药而言成本较低,同时中药不会随着治疗的周期变长而不断地更换更高价的抗生素,而是一个常量,上下变化不大。所以这种传统的中医,往往很难集中起来发财。

发展中医,也是有利于解决大家看病贵、看病难的重大民生问题,同时也符合我们共同富裕的大背景。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中药产业重磅支持政策不断。这也可见国家对中医的重视程度。

同时在代表政策强度的创新型中药获批数量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目前,我国创新型中药获批数量达到11个,创近五年来新高。

长期来看,中医药板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推动、创新研发以及消费升级,这或许是后期继续上涨最大助力。

反观西药,随着医保集采等落地,昔日的光辉时刻已经不复存在,就连最厉害的CXO,也被拉下神坛。打压西药、力挺中药,聪明人应该都看的很清楚。

估值怎么看?

年末在医药板块里面细分的CXO等高估值板块持续回调的时候,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的避风港,价值得以体现出来

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中药行业PE(TTM)为29.84,仅高于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新冠相关产品利润较多导致表现估值低),与医药生物整体PE(TTM)34.83相比,相对便宜

医药生物行业及其子板块历史PE情况

数据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

站在当前时点,中药板块与其他细分赛道相比,有较低的绝对估值,这就是最大的安全边际。在高低切换的氛围下,热门股面临高估值的压力,一旦业绩不及预期,就是要被杀估值,毕竟股价高高在上了,市场预期打得够满。同时整个中药的总市值不如一个茅台或五粮液的市值大,这说明未来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虽然中药板块目前整体不错,但是里面细分个股分化也比较大,一些龙头个股涨的不错,而那些竞争力不强的小药企还是比较难走好。

目前中药集采落地了对于一些中药股需要注意风险,因为大品牌中药OTC由于较少品种进入医保目录、同时更具备消费属性,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带量采购的可能性非常小反之那些中小药企纳入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中药监管政策也在趋严,可能将倒逼中药行业转型升级,那些中小中药企业因自身实力比较弱可能面临转型升级难或转型失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于 2020 年 12 月 30 日起实施,新版药典对药品安全性控制更严,对中药饮片行业中的种植、采集和加工流通等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有助于保障中药产品质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在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价格层次更高的中药产品的接受度更强,作为自用保健药物或送礼佳品,国民对高端中药产品的需求增加,反之那些中低端中药产品出现滞销风险就比较大了

当然,细分赛道龙头虽然在各个方面是不错,但是投资的角度来看目前反弹比较多了,不管是某些个股还是板块。现在很可能市场预期过于乐观,估值也有点过高了,所以这个风险点也必须提示大家

比如说中药龙头之一的片仔癀,现在的估值来看,肯定是有点高了,如果短期再追进去的话,短期想大幅获利也比较难,反而会有调整风险

 记得曾经在2021年7月,公司控股股东宣布减持不超过1%的股份,要知道片仔癀自2003年上市以来从未减持过一股。同时北向资金在三季度保持小幅减仓,目前持股3.1%,位列第三股东。机构的纷纷减持,无非也就是担心估值过高,涨幅过多,出现调整杀跌,及时落袋。

试想过去片仔癀增速非常快,如果未来提价缓慢,那么业绩增速肯定会慢下来这样就出现杀估值,进而引起股价调整,所以机构选择减持,这也是对于风险的一种防范这对于我们中小投资者也是应该如此。

不过,任何事都没有绝对,未来还继续往上涨,能否走出像茅台一样具备投资属性呢?又或者会不会被市场监管爆锤呢?这些都是未知的,不好说

结语

当前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以及疫情反复的叠加时期。在这种状况下,原有的主流赛道已经估值非常饱满,而又未出现新的热点板块,当资金+政策的驱动的中药出现后,行情就一触即发。

中药走到现在,确实已经走高,在盲目去追高显然不合适。但从长期看中药是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或许这是未来它依然值得关注的点。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