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锦欣妇儿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非常少见的盈利状况好、医疗等级高、覆盖大城市医疗体系的三甲医院,对标一级市场同类可比交易的估值,管理层认为30亿的估值是合理的。
2.管理层预计2021年集团层面收入端增长25%左右,利润端增长20%以上。锦欣妇儿2022年的对赌承诺利润为1.3亿元,考虑到并购带来的影响,再加上存量业务的增长,管理层预计2022年收入端有40%左右的增长,利润端预计在6.5亿元左右。
3.锦欣从创业开始的40人医生股东发展起来,最高曾经覆盖400多名医生股东。随着老医生退休以及新医生加入,需要进行股东结构的置换,目前持股平台的医生年龄结构偏大,新加入的医生并没有在平台中持有很多股份。在医生股东的减持过程中,整个平台的减持额度没有超过20%。锦欣已经组建合伙人遴选委员会,希望吸引优秀的年轻医生加入,管理层认为股权架构的二次改制,能发挥出更大的激励潜力。
Q&A:
Q:公司利润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怎么进行具体拆分?
A:关于成长驱动力,管理层认为有以下几点:1.保住产科基本盘:虽然生育率在下降,但管理层觉得短期内分娩量会止跌回升;2.扩大新增长:在产科业务止跌回升的基础上,管理层认为妇儿业务会继续扩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探索孵化新业务:作为中长期未来增长来源。在本次并购之后,公司内部转化率会大幅提升,并通过内部改革实现获客成本的降低。
Q:如何实现妇儿用户和生殖用户的转化过程?
A:锦欣内部实行大会员体系,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一点来说,公司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可以预防和治疗不孕症患者怀孕后的孕期并发症,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母婴健康。管理层认为,公司推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未来会是一个很好的业务增长点。
Q:锦欣妇儿30亿的估值是出于什么定价的考量?
A:锦欣妇儿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非常少见的盈利状况好、医疗等级高、覆盖大城市医疗体系的三甲医院,对标一级市场同类可比交易的估值,管理层认为30亿的估值是合理的。锦欣以创业文化成长,各个板块独立成长、独立寻找优质投资人,锦欣妇儿整个交割过程中与交易所进行充分沟通,所有流程都合规,希望合并后的整合符合所有股东的预期。
Q:公司2021年和2022年的整体业绩预期?
A:管理层预计2021年集团层面收入端增长25%左右,利润端增长20%以上。锦欣妇儿2022年的对赌承诺利润为1.3亿元,考虑到并购带来的影响,再加上存量业务的增长,管理层预计2022年收入端有40%左右的增长,利润端预计在6.5亿元左右。
Q:武汉锦欣医院医疗事故发生后,管理层的应对举措是什么,是否对其他医院造成影响?
A:武汉锦欣医疗事故发生之后,集团内部迅速形成紧急领导小组,派驻质控总监等负责人调查事件。管理层希望以这件事情为契机,深刻检讨内部是否存在人员管理、制度实施、人员培训管理方面的疏漏。借助6个月的整改期,武汉锦欣会有条不紊推行整改措施。同时对于内部其他医院敲响警钟,其他医院重新梳理、优化了操作流程,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及培训考核,加强安全管控。在工作人员士气方面没有其他影响。管理层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快速在内部建立起更加全面的质控体系。短期来看,武汉的病人暂时选择到成都、深圳就诊,或者等到武汉恢复后再来武汉锦欣就诊,武汉锦欣事件对公司财务方面的影响是可控的。
Q:为什么会从公立医院跳槽来到锦欣集团?
A1:第一,锦欣具有其他非公立妇儿医院所不具备的一些特质;第二在发展过程中,锦欣拥有非常好的医生合伙人机制;第三,锦欣有更大、更长远的目标,可以对行业有更深远的影响,与行业内其他医院市场营销驱动体系不同,锦欣是一家事业驱动,以患者利益为核心的平台。
A2:医生合伙人的管理方式非常吸引人才,可以给医生更多的自主权,医生负责把握大的方向,追求医疗本质,锦欣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思想非常值得关注。
A3:个人从事管理经验比较长,对全国的妇女儿童医疗机构都比较了解,锦欣做的事和公立医院做的事是一致的,关注重点学科的建设,人才聚集后自然就会有好的发展。
Q:锦欣妇儿医院如何通过三甲医院的评审?
A:公司从医疗本质出发,不断提升医疗治疗、医疗品质,再加上集团不断建设专科和学科品质,提升患者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几个方面提升自己。
Q:公司股权架构和其他公司不同,未来股权架构的规划是什么?
A:锦欣的股权架构非常独特,是历史改制形成的,从创业开始的40人医生股东发展起来,最高曾经覆盖400多名医生股东。随着老医生退休以及新医生加入,需要进行股东结构的置换,目前持股平台的医生年龄结构偏大,新加入的医生并没有在平台中持有很多股份。在医生股东的减持过程中,整个平台的减持额度没有超过20%。锦欣已经组建合伙人遴选委员会,希望吸引优秀的年轻医生加入,管理层认为股权架构的二次改制,能发挥出更大的激励潜力。
风险提示:医疗事故风险,并购不及预期,新冠疫情对经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