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电新:逆周期调节和双碳发展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作者:华鹏伟 林劼 华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政策指引的方向,有利于推动电源、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电能替代”与用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利好新能源行业发展。

政策指引逆周期调节和双碳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

会议还指出,要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政策指引的方向,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和逆周期调节有利于推动电源和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双碳发展明确,推动终端用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变,而考核方式的变化也有利于部分紧张环节产能的释放,缓解上游原材料紧张带来的产业链价格与供应压力。

政策指引和现实情况推动电源和电网投资建设。

超前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逆周期宏观调节有利于推动电源和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而新型电力系统在发展中面临着“双高”和“双峰”的问题,“双高”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电力电子设备,“双峰”即冬季和夏季两个用电高峰,而“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新能源使用比例不断提升,还隐含了下游终端用能持续向电能转移的要求。在这样的趋势下,出现了用电量的持续增长和结构性的缺电,从而推动对于电源和电网的超前投资需求,而电源的投资不仅包括新能源发电电源,还包括基荷电源和调峰电源;电网投资包括跨区域输电线路、配电网智能化和信息化以及储能系统等。这些投资也是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必然要求,为逆周期宏观调控提供了支持和可能性。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有利于推动终端用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新能源用能指的是在终端用能中消费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或可再生能源的其他能源转化形式;原料用能指的是用作原材料能源消费,而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这样的政策安排,有利于推动终端用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缓解原料用能带来的压力。终端用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增加全社会消费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超过65GW,新增风电装机超过45GW,其中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会成为其中的亮点。此外,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稳定新能源发展的节奏,避免“运动式”减碳,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基荷电源,另一方面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调峰电源,打开新能源发展的长期增长空间。

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考核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能耗“双控”的边际改善。前文提到的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指标考核缓解企业的用能压力,而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有利于转变能源约束方式,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实现从控能向控碳方向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也有利于部分紧张环节产能的释放,缓解上游原材料紧张带来的产业链压力。2021年以来,我们看到在光伏和风电产业链上都面临着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能耗“双控”,这样的局面有所加剧,这样的考核方式下,如果企业拿到清洁能源的能源供应和预留的总量指标,可以有序的推动后续的扩产,缓解原材料紧张,推动下游需求释放。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政策规划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下行不及预期;投资强度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政策指引明确的发展方向,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和逆周期调节;“双碳”目标的实践将推进和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我们看好“双碳”发展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快速发展与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协调推进。重点推荐“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受益标的: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福斯特、锦浪科技、良信股份、东方电气、汇川技术、隆基股份、金风科技。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