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观点 | 货政报告删除“不搞大水漫灌”意味着什么?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稳增长的重心。报告删除「不搞大水漫灌」和「管好货币总闸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成为主旋律,在海外货币政策不超预期收紧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在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之间,「稳货币+宽信用」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组合。

当前债券在经济增速寻底、金融底部夯实的分化中显得纠结,而房地产市场爆发风险和出现显著政策宽松的概率均较低,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2.9%附近震荡,后续需警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宽信用预期带来的利率回调风险。

看点一:信心与制约并存,稳增长重心凸显

本次货政报告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展望中既保持了对于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但又增加了经济恢复的制约因素。相比二季度货政报告,本次报告新增了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也增加了「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全文多次出现「稳增长」相关表述,表明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年初,稳增长将是货币政策的重心。

看点二:通胀压力总体可控,努力保持物价稳定

本次货政报告中,通胀仍是央行关注的重点,报告认为通胀压力总体可控,并延续「密切跟踪研判物价走势」的表述,同时在「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态度上更加积极。根据报告表述,「考虑到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经济自给能力较强,有利于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海外通胀上行的影响」,我们认为在国内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发力下,10月PPI同比增速或已触顶,未来需要重点关注CPI增速的上涨。

看点三:宽信用,结构性工具成为主旋律

货币政策要实现「稳增长」目标,核心在于宽信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稳增长」目标下,宽信用基本成为确定方向。从本次货政报告以及近期货币政策工具的创设来看,以再贷款为主的结构性工具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主旋律,而由于具有「先贷后借」、直达实体的特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将有效推进宽信用进程。

看点四:稳货币,流动性松紧仍看市场利率

本次货政报告删除了「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及「管好货币总闸门」的表述,或表明为稳增长和应对风险,货币不会收紧。但考虑通胀及下一步货币政策工具安排,货币也难明显宽松,短期内降准或难出现,预计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上下波动,稳字当头仍将是主基调。同时,专栏1明确超储率下降并不意味着流动性收紧,流动性松紧仍需观察市场利率。

看点五:以我为主,积极应对海外政策变化

相比二季度货政报告,本次报告在总体基调上加入了「以我为主」,并用专栏3详细论述了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应对,提出本轮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我们认为,未来全球市场最大的不确定为海外货币政策收紧节奏,在海外货币政策不超预期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受到的影响总体有限,但也需提防和应对海外货币政策的超预期变化。

看点六:房地产「上有顶下有底」,底线思维防风险

房地产风险是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从本次报告来看,我们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上有顶,下有底」。

首先,报告总体判断是「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同时报告多次强调风险防范,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下有底」,即不会出现由房企违约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情况。

其次,房地产市场「上有顶」,「房住不炒」仍是基本要求,政策并未出现明显放松。

此外,报告在防风险方面沿用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表述,更加强调底线思维、系统观念,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看点七:贷款利率抬升,降成本仍靠改革

本次货政报告显示2021年9月新发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6月有所抬升,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提升幅度较大。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成果已有所显现,降准降息难出现的情况下,LPR下调概率较低,从报告表述看,当前贷款利率水平或总体处于央行满意位置,贷款利率继续大幅走低的概率不大,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仍要依靠改革。

债市策略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稳增长的重心。在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之间,「稳货币+宽信用」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组合。当前债券在经济增速寻底、金融底部夯实的分化中显得纠结,而房地产市场爆发风险和出现显著政策宽松的概率均较低,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2.9%附近震荡,后续需警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宽信用预期带来的利率回调风险。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