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季报不断披露,私募大佬们的持仓动向也逐渐浮出水面。
上周五10月22日收盘后,科思股份披露了2021年三季报。
报吿显示,上海高毅资产旗下的四只产品――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高毅晓峰1号睿远证券投资基金、中信信托锐进43期高毅晓峰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集体挺进科思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科思股份近一年的股价近乎“腰斩”。
公司自去年7月上市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涨,并于2020年9月17日达到历史最高点,随后股价便开始“跌跌不休”,高点至上周五上涨前,已经累计跌超60%。而且自进入三季度以来,该股仍处于正当下跌之势。
然而在昨天,这只股价却异常拉升,单日上涨16.91%。截止今日,该股报47.30元,总市值53.39亿元。
难道反转来了吗?
根据该公司所属美容护理行业所披露的三季报,行业内个股的平均收入增长率为8.77%,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0.10%。
对比之下,科思的营收增长率为21.53%,净利润增长率为0.48%,都跑赢了行业的平均值。
但从公司的盈利状况来看,无论是前三季度还是上半年,其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同比下滑,并没有什么反转。
今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下降2.38%,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5.68%。每股收益为0.99元。
来源:wind
既然如此,那么近两天的上涨,或许就只是受到流通股东——高毅的4只产品影响。
众所周知,高毅资产是坚定立足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掌门人邱国鹭的价值格言是:“ 优选出好行业中的好公司,在其价值低估时买入并长期持有,到公司基本面发生质的变化或者公司价值明显高估时卖出”。
就这样一个市值不足50亿元且企业经营数据表现一般的上市公司,是如何得到邓晓峰的青睐,并在三季度选择抄底呢?
尽管科思股份一直被称作是“美粧防晒第一股”,但市场却并没有将之归类为化粧品公司。因为这只是一家给化粧品企业供应原材料的公司,并没有自己的产品。
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主要从事日用化学品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最大的化学防晒剂制造商之一。
据Euromonitor预计, 2021年全球防晒剂消耗量将增长至约52,000吨,近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
今年4月和5月,科思股份分别接受了两次机构投资者的集中调研,高毅资产也在调研名单中。
调研纪要显示,科思股份在防晒整体市场所占份额在30%左右,而且防晒剂市场在总体上有望保持4%的复合增长率。
在国内市场方面,科思股份方面表示,国内的防晒意识起步较晚,所以整体市场的需求较低。我国的市场渗透率从2017年的14%提升至2019年的16%,明显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表明国内的防晒时长尚未被完全开发。
不过随着广大新兴市场消费升级和生活健康要求的提高,至去年底,国内市场内销的比例已经超过12%。
同时,对科思股份来说,部分大客户的占比尚有提升空间。
科思拥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企业客户,合成香料的主要客户包括奇华顿、芬美意、IFF、德之馨、高砂、曼氏、高露洁等知名香料香精公司和口腔护理品公司;防晒剂的主要客户包括帝斯曼、拜尔斯道夫、宝洁、欧莱雅、默克、强生等大型跨国化粧品公司和专用化学品公司。
这些亮眼的词汇无不表现出该公司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似乎与其经营业绩不符。
对此,科思股份表示,今年公司的经营业绩环比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到疫情影响,防晒剂下游市场的需求尚未完全恢复。
此前,科思股份还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建阿伏苯宗生产线、辛基三嗪酮生产线以及水杨酸苄酯、水杨酸正己酯、水杨酸异戊酯和水杨酸正戊酯生产线均已投产运行。
而待新产线投产后,将逐步释放效益,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和市场优势。
科思股份作为细分行业的龙头,又与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包销协议,公司盈利基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尽管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公司的业绩表现很差。但长期来看,疫情迟早都会过去,下游的需求迟早会恢复,科思的业绩反转也迟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