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信证券
思考一:“一键识别健康”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将如何为医疗影像行业赋能?
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临床应用还主要在影像诊断环节,多集中于图像识别、病变检出和良恶性判断等。部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产品已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证,标志着医学影像AI产业在中国已经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作为医学影像AI产业细分行业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行业自2014年以来开始在中国发展,并开始从单一疾病筛查向各种疾病和病灶的综合诊断发展。从商业模式来说,AI医学影像产品将会以医疗器械的方式进入医院。长期来看,随着产品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向基层医疗市场的不断渗透,行业也将探索按医疗服务费分成的模式,即按照诊断量或者调用量收费。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预计自2020年的3亿元增至2030年的923亿元,其中,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行业规模在2030年预计达到340亿元。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公司将继续优化人工智能算法及扩大适用适应症,使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类医疗健康场景。
思考二:SaMD+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独有硬件设备共同发力,鹰瞳科技如何实现增长?
鹰瞳科技是一家拥有同行业最先进技术平台之一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检测及辅助诊断的SaMD、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和硬件设备。公司股东阵容强大,其中包括复星、搜狗、中信证券、平安医疗科技等知名机构。
①用于检测及诊断的SaMD中,Airdoc-AIFUNDUS (1.0)是一款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SaMD,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第三类医疗器械。鹰瞳科技正在开发AirdocAIFUNDUS(2.0)及(3.0)版本,以将适应症范围扩大至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除此之外,鹰瞳科技已开发并正在开发针对青光眼、白内障、ICVD及ASCVD等疾病的其他独立SaMD。
②鹰瞳科技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能够检测风险指标。公司已向众多大健康场景推广其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包括社区诊所、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
③鹰瞳科技拥有三款自主研发的眼底相机,该等设备与其辅助诊断SaMD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兼容,有助于该公司提供软硬件无缝结合的一体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近两年,公司营收规模扩张。2020年鹰瞳科技收入为4767.20万元,同比增长56.7%。其中,提供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占据营业收入主体,占比由2019年的71.8%提升至2020年的89.9%。2021Q1营收2216.8万元,同比增长980.31%,2019-2021Q1鹰瞳科技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但亏损规模缩小,2021Q1净利润-1211.8万元,净亏损率有所降低,2021Q1降低至54.5%。
思考三:高质量数据和算法构成行业高壁垒,竞争格局怎样?
高质量视网膜影像数据、复杂的深度学习算法开发、严格的监管环境、强大的研发能力、市场知名度及声誉和密集的资本投资为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市场设置了巨大的准入壁垒。除了已在中国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辅助诊断的Airdoc-AIFUNDUS (1.0)之外,硅基仿生的AIDR筛查是仅有的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类似产品。在美国,IDx-DR和EyeArt是仅有的两种获得FDA批准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的SaMD。腾讯觅影AI影像运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用于筛查肺炎、肺癌、眼底疾病、宫颈癌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软件;由百度大脑技术驱动的AI医疗品牌灵医智惠构造了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眼底影像分析系统、医疗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智能诊前助手、慢病管理平台等产品系列,服务院内院外全场景。
风险提示:医学影像AI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公司持续亏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