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文:要求银行业在2023年前按框架作气候变化披露 明年发零售绿债冀增参与度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识,各国政府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特别是亚洲地区,拥非常庞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沿海地区多,所以受影响不少。金融业应把风险转化绿色金融机遇,未来三十年,亚洲地区需要6万亿元气候投资,才可达至全球暖化1.5度的目标,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理应以此作为切入点,推动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市场。
他表示,金管局将鼓励及要求银行提高可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以及提升透明度,包括要求银行业要做有关气候变化试验计划的压力测试,建立气候风险的内部能力,同时对外要做好信息披露,令投资者令可更准确评估企业项目和价值。
他指出,金管局已与其他金融业的监管机构联手组织小组,推动金融业不同范畴,在2023年前按G20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TCFD)发出之框架,作气候变化披露,甚至较G20要的2025年前更进取,港交所(00388.HK)亦有编写实验指南,要求企业跟随作披露,在中欧共用制定的绿色目录推出後,香港亦会立即推行,希望达至与国际一致的标准。
余伟文希望可以创造市场配套推动金融市场变绿色。发展绿色市场方面,有数据、人才、成本挑战,数据方面正统筹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银行、学术机构等,共同分享以加强协同;而政府亦致力补贴合资格有意发绿债发行人的部分成本。
他又指出,希望可以加强市场相关的认知和参与,外国基金普遍对ESG有很大的重视程度,在2020年全球互惠基金、ETF在相关的投资达3,600亿美元,按年增长约一倍,今年亦见倍增,外汇基金管理人亦身体力行,会优先选择具ESG概念的投资,政府明年初亦冀透过发行零售绿债,以丰富香港绿色金融生态,及提升市民的参与度。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