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上百只基金排队发行同比增七成!港股正重新受到重视
来源:券商中国
 

2021年已经迈入最后一个季度,在年终考核的压力下,各大基金公司开启了规模冲刺,基金发行大战一触即发。

数据显示,在10月第一周是国庆小长假的情况下,截至10月18日,10月新发行的基金已经达到了90只(AC份额合并计算),其中仅10月18日当天就有23只基金同日开启;而从10月19日至月底,还有29只基金即将进入募集期。

合计来看,今年整个10月的新发基金合计高达119只,而9月的新发数量为103只,环比增长15.53%;去年同期的新发数量仅有70只,同比增长70%,基金发行再迎小高潮。

此外,四季度是资金提前布局第二年高景度方向的时间窗口,一定程度上,四季度的基金新发方向也代表着基金公司对明年的看法。从10月新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前期调整较大的消费板块和港股正重新受到重视,消费主题基金和港股基金各有10余只正在排队发行,基金发行的逆向布局态势明显。

月内12只消费主题基金密集发行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市场对消费的预期一直较低,消费也因此成为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但从10月新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消费主题基金的新发数量却出现了明显增多。

例如,仅在10月11日,就有5只消费主题基金开启发行,包括汇添富中证沪港深消费龙头、招商中证消费电子ETF、华夏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ETF,以及天弘和平安的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ETF。

此外,南方国证在线消费ETF于10月8日开始募集;博时基金分别于10月12日和10月15日发行了博时国证龙头家电ETF、博时时代消费两只消费主题基金;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品牌消费ETF、西藏东财中证食品饮料指数增强、国泰中证消费电子、富国中证消费电子均于10月21日开始发行。

整体来看,仅10月份就有12只消费主题基金在密集发行,而整个三季度的消费主题基金发行数量一共仅18只,相较三季度明显增多。

中欧基金认为,在经历半年的调整后,消费行业整体估值已回落至过去五年均值。虽然基本面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多,但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且为公募基金重点关注行业,若考虑到消费板块相较科技等其他赛道的相对估值优势,建议关注其中的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行业在四季度的估值轮动机会。

景顺长城基金分析指出,从历史经验看,低估值的上证50、沪深300等蓝筹指数和家电、银行、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通常在四季度具有超额收益。经历年初以来的大幅调整后,消费板块估值已到了相对合理的区间,年底也将迎来估值切换,行业的政策风险年底前也有望缓和。长期看,中国内需市场在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人口优势、收入分配优化是内需长期发展的关键支撑。

有基金公司自购港股基金

除消费板块外,港股也是新发基金的另一大重点方向。Wind数据显示,10月有11只港股基金发售,其中甚至有公司宣布大手笔自购,以“真金白银”表态对港股中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

例如,万家沪港深蓝筹于10月15日正式开售,该基金将横跨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重点关注消费、科技、医药、优势制造四大方向。

而在首募当天,万家基金便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该基金。万家基金认为,港股市场经过七月大幅调整,体现出更好的配置价值。首先,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宏观经济依然处于复苏通道,同时由于此次经济复苏不均衡性,依然需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支持,因此,港股不具备熊市基础,回调让很多优质公司估值很有吸引力,这些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依然强劲,前期的估值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安全边际,看好目前至 2022 年港股市场的表现。

和消费板块类似,港股在今年经历了大幅调整,截至10月15日,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0.91和10.16,从AH股溢价率来看,当前AH溢价指数为144.05。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从估值来看,不管市场指数还是行业指数估值均处较为合理位置,而AH溢价指数也达到高位,当前的配置性价比已较突出。对于长线资金来说,传统经济和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消费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或可择机布局。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也认为,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行业监管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债利率攀升可能在短期继续影响海外中概股市场表现。中美关系边际性改善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中国货币政策逐步放松也可能利好优质港股成长标的。当前市场估值水平已经较低,海外中概股市场的吸引力正在增强。近期市场抛售为长线投资者带来布局机会,可关注已经跌至历史估值区间底部的科技龙头标的。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