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康希诺(06185.HK)近期交流纪要

总结:

1.公司认为,疫苗和新冠药物只是保护机制不同,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疫苗接种肯定比治疗药物更经济。对于公司而言,如何研发出保护更持久,更有效的疫苗更重要。

2.产能方面,天津、上药和海门三个工厂,其中海门主要用于供应海外原液。目前天津前期供应链问题已全部解决,正在按预定设计产能正常推进。上海工厂10月底做好接受现场检查准备,按预定设计产能推进。海门也在全速生产。产能分配上,吸入制剂只需要原剂型原液的1/5-2/5,到底如何分配接种剂型和吸入剂型,海外和国内,还需要和国家讨论。

3.现已上市的新冠疫苗都不能清除上呼吸道病毒,因此都没法完全清除病毒传播;公司的二代吸入疫苗希望能清除上呼吸道的病毒,从而阻止传播,目前该产品已在动物上看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后续会在海外开展吸入疫苗效力研究及加强针研究。吸入用新冠疫苗已经有了二期数据,正在申请紧急使用中,公司也已经做好了吸入剂型商业化准备;

 

Q&A

Q:默沙东的小分子药物上市后,公司预期会怎么影响疫苗的渗透率? ·

从历史来看,所有的疫苗和药物都是从不同角度为人类保驾护航的;我们非常理解大家看到治疗性药物出来后担心疫苗的重要性,但大家设身处地想一下,现在药物出来了,难道大家就愿意把自己暴露在疾病风险中吗?更不用提药物是否可完全避免新冠的副反应尚不清晰。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做一款更持久、更有效的疫苗更重要;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看,接种疫苗肯定比治疗药物更划算,隔离等手段都给社会带来很大的麻烦;目前默沙东这款药物只是公布三期中期数据,核苷药物的安全性在学界也一直存在问题。

Q:吸入制剂进展及新冠疫苗产能问题? ·

吸入用新冠疫苗二期数据已经有了,正在申请紧急使用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已经对外展示了吸入制剂的设备,我们已经做好了吸入剂型商业化准备;

产能:天津、上药康希诺和海门三个工厂,其中海门主要用于供应海外原液。目前天津前期供应链问题全部解决了,按原有设计产能正常推进。上海工厂10月底做好接受现场检查准备,按原先设计产能推进。海门也在全速生产。

Q:公司加强针的应用场景? ·

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开打了加强针,第一批是针对高风险的人群,大家也可以看到6个月左右灭活疫苗的有效性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我们针对加强针的方案做了几个不同的研究,前段时间江苏CDC主持的加强针数据已经公布,我们也把相关数据提交到了国家;康希诺腺病毒疫苗加强针抗体数据比灭活疫苗抗体高7倍,且免疫持续时间较长;之前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说的中国新冠疫苗6月后抗体下降1.4-12倍不等,其中1.4倍最小的产品就是康希诺的;我们也在和专家联合,积极申请康希诺疫苗作为全面加强针接种的产品;前段时间因为生产材料国产化的问题,我们的产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现在咱们三个工厂已经全面恢复了。

Q:股权激励的考虑? ·

我们之前股权激励是按照生产到11月的产能计算的,估算比较保守。

Q:公司有收到新冠疫苗价格调整的通知吗? ·

我们会跟着国家整体战略方针调整;下半年康希诺的商务重点是满足海外订单,之前我们也一直给大家表达海外给我们的订单一直大大超过今年我们可以供应的数量;很多国家无法接受mRNA的超低温冷链,我们主要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价格并不是主要问题。

Q:公司管线进展? ·

肺炎蛋白疫苗及PCV13i正在正常进行,PCV13i三期入组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血清检测中,肺炎蛋白疫苗PBPV也正在推进Ib/II期临床;mRNA疫苗公司已经布局多年,第一款产品还是新冠疫苗,后面也会考虑和流感疫苗作为联合疫苗产品开发。

Q:WHO认证? ·

我们已经递交了流程,正在滚动申请中,毕竟covax等国家还有大量未接种人群的需求。

Q:海外海内产能怎么分配? ·

我们的吸入制剂只需要原剂型原液的1/5-2/5,到底怎么分配接种剂型和吸入剂型,海外、国内,我们还需要和国家讨论。

Q:现在所有的新冠疫苗是leaky vaccine还是?大规模接种是否会导致新冠病毒大规模变异乃至病毒增强? ·

现已上市的新冠疫苗都不能清除上呼吸道病毒,因此都没法完全清除病毒传播;新冠病毒是一个人畜共患病毒,且RNA病毒变异较快,所以病毒是否会增强目前没有证据;我们做的第二代吸入疫苗希望能清除上呼吸道的病毒,从而阻止传播,现在这款产品已经在动物上看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会在海外开展吸入疫苗效力研究及加强针研究。

Q:为什么腺病毒疫苗免疫持续时间更长? ·

腺病毒疫苗可在体内持续一段时间表达蛋白,因此产生的抗体及免疫力会比其他灭活、蛋白、mRNA疫苗更久一些;这个现象不仅在我们的5型腺病毒上观察到,也在Ad26腺病毒等产品上观察到。

Q:腺病毒第三针比灭活疫苗数据更好,这个是基于什么研究发现的? ·

由江苏CDC独立发表的研究,是疾控中心做的上市后单独评价,我们也是他们做完一半后才被通知的;样本量300人左右,根据免疫原性抗体比较对比的,接种后28天。

Q:三期数据估计什么时候发表? ·

估计10月底。

Q:吸入疫苗引起的免疫响应比肌肉注射快吗? ·

临床I/II期发现,吸入比肌肉注射引起更快的免疫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在海外测试吸入疫苗的有效性。

Q:英国推进mRNA接种后序贯腺病毒加强,其中的原因? · 

序贯接种的免疫方式在学术上有很多基础,我们密切关注。

Q:mRNA 产品的生产准备? · 

mRNA厂房建设正在上海按计划进行,我们很早就预订了设备。我们看中mRNA技术作为突变株、多价疫苗的可能,平台潜力比较大。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