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诺诚健华(09969.HK)近期交流纪要
uSMART盈立智投 09-23 16:44

诺诚健华(09969.HK)近期交流纪要

总结:

1.奥布替尼今年上市以来,不到6个月的时间总计销售1.01亿元,好于预期。目前科创版申请已经递交,争取明年上半年科创版挂牌,生产方面除了广州生产基地,计划在北京建立北京大分子研发中心。目前总体人员规模650人,同比去年几乎翻倍。

2.商业化方面,半年时间里渗透了230个城市,覆盖500家医院,教育超过4000名医生,奥布替尼自上市日开始就进入了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用于二线r/rCLL/SLL,r/rMCL,r/rDLBCL等疾病的治疗;商业保险方面目前已列入19个地方商业医保,今年国家医保谈判开始,有信心在今年以一个合理价格进入医保,后续准备包括扩充销售队伍,尽快完成各省挂网,拓展临床适应症开发。

3.两个license out,奥布替尼授予Biogen多发性硬化症全球权益,首付款1.25亿美元已经收到,未来销售分成大概15%左右。在自身免疫方面,Biogen拥有海外权益,公司保留中国权益;Tafasitamab是公司从Incyte引进的新一代CD19,在美国和欧洲已经获批,国内目前公司正在和CDE沟通,争取最快的方式在国内批准上市,该药+来那度胺是目前治疗二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好的组合。

Q&A:

Q:奥布替尼上市后,公司在销售策略上的变化,未来是否有意愿纳入集采

A今年我们和直接竞争对手泽布替尼和伊布替尼相比还是有明显劣势,他们两个都在医保,所以今年我们主要还是针对一些对手医保优势不是特别明显的病群,那么在今年年底进入医保后,我们有信心大张旗鼓地发挥我们Best-in-Class的优势,包括我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如起效快,没有房颤等一系列优势,我想在没有医保劣势之后都会得到充分放大。

关于集采,概念上主要是针对专利过期的药,针对创新药还是通过医保谈判来控制价格,总的来说我们非常有信心以一个和竞争对手类似的价格进入医保,主要还是BTK抑制剂领域竞争对手非常少,另外两家去年已经进入,已经有一个参考价,我们的策略就是充分去阐述我们是一个更好的药物,不应该比他们便宜。

Q:目前诺诚建华核心产品适应症还是针对血液瘤方面,但实际上实体瘤患者市场更大,公司未来怎么规划

A:我们的核心产品是奥布替尼,在国内已经获批,可能对国内投资者的关注点是在血液瘤方面,但是从长远价值来看,我们奥布替尼已经在自身免疫疾病方面有很多的拓展,尤其是和Biogen的合作,在多发性硬化症这个领域,在海外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场,Biogen是这个领域绝对领导者,高峰期占到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现在几个专利过期后,还占有三分之一以上,和Biogen合作我们相信他的价值应该是远大于在中国血液瘤方面的价值。

当然,在国内血液瘤方面,我们已经做了长足布局,还有其他一系列引进和自研的产品,包括CD19,CD3,CD20等都会针对各种血液瘤产生多种联合用药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实体瘤方面,其实已经有了好的布局,现有的几个产品都有成为BIC的潜力。

血液瘤病人一般生存期比较长,所以用药时间长,因此在海外血液瘤的规模和实体瘤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的,我们不会厚此薄彼,我们会兵种发展。

Q:现在很多生物创新公司都在License out,现在国产创新药在国外的推广,首付款的高低是否反映了海外市场对于国内创新药综合水平的接受度

A:中国BIotech新药创造能力越来越接驳国外的先进水平,像奥布替尼,跟Biogen的合作,他们对BTK抑制剂治疗MS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背书,整个市场规模超过200亿美元,在中国目前不大,病人数在五到六万,在美国是50万,常年寻求治疗的是30万,在欧洲是100万左右,尤其是在美国,病人的年均用药费用在6万到10万美元,同时因为病人病程长,用药时间经常超过二三十年,需要多种机理来治疗,BTK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尤其我们的分子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对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海外用BTK治疗MS的药物总共有3个,我们认为赛诺菲的成功几率是非常大的,德国默克的有一定安全隐患,罗氏实际上没有进行任何II期试验,我们奥布替尼比赛诺菲的分子有非常明显优势,就是在血脑屏障内外能够达到的浓度是远高于其他几个分子的。同时我们的靶点选择性是最好的,安全性是最好的,这也是我们没有治疗多发性硬化症任何病人的时候就能够以这个价钱授权出去的原因。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