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邮证券
锂离子电池本质是化学蓄能装置,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在于材料。锂离子电池主要是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个主要基本结构组成。其中正极材料的特性(比容量、工作电压、结构稳定性、成本等)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影响最大,正极在电池电芯成本中占比也最高。以宁德时代为例,其正极材料所占比重为最大,约占总成本 60%,其他成分如电解液、隔膜、石墨等,各占约 9%、7%和 13%。
磷酸铁锂电池与其他锂离子电池相比,因具有成本低廉、安全性好、寿命长等优 点,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特别是随着宁德时代CTP技术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的出现,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势如破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1-7 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 92.1GWh,同比累计增长 210.9%。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44.8GWh,占总产量 48.7%,同比累计增长 148.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 47.0GWh,占总产量 51.1%,同比累计增长 310.6%。磷酸铁锂产量及占比超过三元,装机占比也不断提升。未来磷酸 铁锂电池有望在电动车和储能的拉动下,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图片来自海通证券
磷酸铁是制备磷酸铁锂的关键前驱体材料,因磷酸铁锂的需求快速增长,磷酸铁也备受关注,许多企业纷纷宣布计划投资建设磷酸铁项目。我们认为决定磷酸铁项目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上游资源配套和区位。目前用于制备磷酸铁的主要原料有磷源和铁源,分别在磷酸铁的生产成本中占比33%和 15%。具有工业级磷酸一铵和净化磷酸产能的磷化工企业,一方面具备原料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对磷酸铁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原料保障,因此积极进军磷酸铁领域,未来有望在磷酸铁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据测算,按照 2021 年上半年的价格情况,磷化工企业完全一体化生产磷酸铁完全成本可低至 6684 元/吨,在全部原材料外购的条件下 磷酸铁完全成本达9907 元/吨,二者的差距为 3223 元/吨,按照上半年磷酸铁市场平均售价 11361 元/吨计算,分别对应的单吨净利润为 3095和678 元/吨,二者之间差距为2417 元/吨。其中,自备磷矿、合成氨及硫铁矿制酸装置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环节可为磷酸铁节约单吨成本 1319 元/吨;自备净化磷酸装置可节约单吨成本211元/吨;自备硫铁矿黑渣可节约单吨成本 838 元/吨;自备硫铁矿制酸装置可节约单吨成本 82 元/吨;自备双氧水装置可节约单吨成本175 元/吨;通过一体化装置节约的蒸汽、电、水、人工、折旧成本约 598 元/吨。且随着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这种优势还会逐渐拉大。因此, 看好具备磷矿、铁源、能源等上游资源优势,并能够率先实现一体 化发展的磷化工企业在磷酸铁/磷酸铁锂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