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芯原股份披露了股东询价转让结果报吿书:因公司自身资金需求,10家首发前股东拟转让公司2098.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4.28%;询价转让价格为72元/股,交易金额15.11亿元。
本次询价转让共17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最终有10家入围。
其中,诺安基金诺安基金是最大的受让对象,共受让1279.9万股, 占总股本2.61%,金额9.22亿元;顶流私募景林资产位居其后,受让公司股数332万股,占总股本比0.68%,金额2.39亿元。
8月27日收盘的时候,芯原股份报收75.81元/股, 但到了今日早盘,芯原股份-U(688521.SH)受到消息刺激高开高走,一度涨超13%。截至下午收盘,上涨5.07%,报79.65元/股,总市值达到390.44亿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芯原股份于去年8月中旬在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的应用领域包括物联网、数据处理、计算机及周边、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等。由于该公司当时还没有实现盈利,所以其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这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以及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根据IPnest统计,2020年,芯原股份是中国大陆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七的半导体IP授权服务提供商。
据芯原股份方面的描述,半导体IP技术需要持续大量投入研发,相较于CEVA和ARM,公司起步较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所以很难通过短期内的研发实现快速盈利,而这也在芯原股份披露的技术指标中有所体现。2017-2019年,芯原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是负1.28亿元、负6779.92万元和负4117.04万元.
同时,8月10日,芯原股份公吿称有1.59亿股限售股将于8月18日解禁。在解禁压力之下,芯原股份的股价也经历了快速回调。从8月6日开始,截至8月27日收盘,短短16个交易日合计下跌25.68%,公司市值更是从500亿元一度跌至372亿元。
本月初,芯原股份刚刚发布了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收入亏损大幅度收窄,实现营收8.83亿元,同比增长26.92%,归母净利润-4564.5万元,亏损收窄1823.33万元,收窄幅度为28.54%。二季度单季度营收5.41亿元,同比增长40.95%;归母净利润为2260.01万元,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
根据自身技术优势、设计经验、目标客户群体需求及对行业的理解,芯原股份为客户打造了一系列经过验证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高清视频解决方案、高清音频及语音解决方案、车载娱乐系统处理器解决方案、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物联网连接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等等。
整体来看,运营场景十分广阔,且大多都是未来的趋势。而且随着5G的逐渐普及,这些场景的到来只会越来越快。
从芯原股份目前为止披露的财报来看,虽然连续三年亏损,但每年的营收都在稳步增加。这说明公司的业务量其实并不差,亏损的核心原因在于研发的投入成本太高。
值得一提的是,芯原股份原本就是诺安基金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的爱股。
据芯原股份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人称“芯片一哥”蔡嵩松所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别位居芯原股份第一和第二流动股东。其中,诺安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341.21万股,占流动股的比例为7.74%;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302.2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6.61%。
如今诺安基金再次增持1280万股,,如果全部都是由蔡嵩松管理基金受让,则他将合计持有该股近2000万股。
截至二季度,诺安基金的总管理规模为1308.40亿元,其中蔡嵩松管理353.28亿元,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据Wind数据显示,蔡嵩松的管理规模从去年6月末的197.62亿,增长至今年上半年末的353.28亿元,增长了155.66亿元,增幅78.77%;而同期诺安基金整体公募规模增长了246.84亿元,蔡嵩松贡献了超六成。
蔡嵩松称自己凭借的是对半导体行业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判断作为投资标准,并非以短期内的波动作为判断依据。
即便是在去年下半年半导体板块行情走弱的时候,蔡依旧很看好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发展,并坚决长期持有。
自从芯原股份上市以来,蔡嵩松执掌的诺安成长以及诺安和鑫始终坚定地持有芯原股份,从来没有减持。
截至今年6月底,诺安基金的3只公募产品合计持股比例占芯原股份流通股的14.5%,同时,诺安和鑫基金还曾在二季度增持了0.19%的股权。
对此,诺安基金方面表示,公司再度增持芯原股份,主要是基于公司基本面分析和半导体长期发展空间做出的选择。
为什么国家最近一直都在提发展新基建——芯片?就是因为如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数据和数据处理能力才是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都离不开芯片。
而半导体IP授权行业就好像是航空领域的发动机,是整个芯片设计行业的基石,也是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关键领域之一。随着芯片设计复杂化,整个IP授权行业未来十年能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
任何稍微复杂的芯片都离不开IP,IP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面对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加上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支持,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半导体IP授权企业,芯原股份能否趁着行业中的这波春风,尽早实现真正的盈利呢?让我们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