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零售销货额上升,香港零售市场气氛在第二季持续改善。据政府最新公布数字,继在4月上升12.1%後,零售销货额在2021年5月按年上升10.5%;同时,本港失业率自4月的6.4%回落至5月的6.0%,亦有助改善消费情绪。
报告指出租赁市场亦出现复苏迹象,租赁活动轻微增加。核心区显眼的吉铺和完约待租空间陆续获得承租,而餐饮、杂货相关店铺及运动休闲品牌等依赖本地需求的行业仍然是上半年租赁活动的主要来源。虽然多个跨国品牌,尤其是时装品牌,已冻结其今年的扩充预算,令该类行业的承租进度放缓,但另一方面,期间限定店及短期租约则在各行各业间愈趋普及,本季开业的例子包括IKEA宜家家居在铜锣湾利园山道宝荣大楼开设的期间限定店,以及Mother of Pearl在奕居开设的期间限定珍珠奶茶店。
该行指出,优质街铺及主要商场的租金经历18个月下跌後终於回稳,分别按季升0.3%及1.2%。受到强劲的本地需求所带动,非核心区商场在第二季表现领先核心区商场,录得3.7%的租金升幅,後者租金则维持不变。
报告指出虽然香港目前新冠肺炎的感染率远低於其他全球金融枢纽,但在变种病毒的威胁下,香港何时可以全面通关仍未可知。因此,香港零售市场短期内仍将继续依赖本地需求。展望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於新界区及北大屿山一带。据规划署的预测数字,直至2024年的未来三年,屯门、大埔及北区的人口增长率最高,介乎10.6%至13.5%,而全港整体人口增长率则为3.4%。此外,由於元朗、屯门及启德将推出大量全新私人住宅单位,中产家庭数目将会大增,预期有关地区的整体消费力将因此显着上升。
该行指出这些人口增长迅速的地区当中,其零售设施供应却难以赶上不断增加的需求。例如直至2024年,元朗及屯门两区人均可使用的购物中心总楼面面积将分别为5.2平方尺及6.0平方尺,低於沙田(8.5平方尺)及荃湾(14.7平方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因此,该行认为人口增长迅速的地区将为零售商及购物中心发展商提供庞大机遇。同样地,作为写字楼人口未来增长可期的焦点地区,长沙湾将会迅速冒起,预计该区在未来两至三年将推出逾200万尺甲级写字楼空间,总供应量将增加30%。(e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