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开盘后,网络安全相关股票异动明显,多数个股大幅高开。截至收盘,数码视讯、国华网安、蓝盾股份、吉大正元、ST安控5只股票涨停;任子行盘中触及涨停,飙涨16.31%;华力创通大涨8.41%,科创信息、美亚柏科涨近7%,三六零、启明星辰、拓尔思等跟涨。
消息面上,4日晚间,网信中国发布关于下架“滴滴出行”的通报称,经检测核实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这也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出台以来首次被公开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的企业。
而今日盘前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消息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新用户注册。这几家公司近期都于美股上市。
6月27日,国家工信办发布了《2021中国网络安全产融创新发展报吿(上半年)》,报吿称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
从数据来看,2015年以来,国内网络安全企业投融资总额呈激增态势,总规模5年间增长近10倍,由2015年的19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1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6.26%。
(2010-2020年7月我国网络安全市场企业融资情况)
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网络安全领域公开的融资121起,国资背景机构、平台型大基金、业内头部企业纷纷进入并积极布局。2020年1月至今,约20个项目有国资机构参与,占比约20%,而国资参与率在2019年下半年仅为4%。
除了已经上市的奇安信、吉大正元和云涌科技,还有公司不断奔赴IPO,如纬德信息、信安世纪、南京森根、上海翼捷等涉及网络安全业务的企业已经提交注册。
截至目前,共有31家网络安全上市企业(三六零除外),营业收入平均值为16.63亿元,中位值为9.8亿元;净利润平均值为2.68亿元,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营收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头部企业奇安信、启明星辰、深信服等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了6%,中孚信息和安恒信息的营收增速惊人,分别为64.7%和40.1%。
中国提供网络安全的企业数量也在同比增长,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有4751家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业务,相比上一年增长23.1%。其市场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2016年的安全支出硬件占比51%,到目前安全软件、服务占比的大幅提升,预计2021年硬件占比将会进一步缩减至40%。
7月3日,瑞典最大的连锁超市Coop支付系统遭到黑客袭击,全国800多家店铺被迫停业,据悉此次黑客袭击的直接目标是美国一家IT公司Kaseya,该公司为全球3万多客户提供IT服务,此次事件目前已波及全球1000多家公司。
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全球500多个组织数据泄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造成的平均损失达386万美元,超过 5,000万条记录被泄露的数据泄露事件的成本,从去年的 3.88亿美元跃升至 3.92亿美元,而其中员工账户遭受攻击是最昂贵的原因。
早在2017年6月,中国就已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是国家网信办等部门的关注重点,国家相关部门也自此不间断地点名涉及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
2021年5月和6月,国家网信办接连两次点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App,曾对猎豹清理大师、Keep、今日头条、虎牙直播、Nike等213款APP进行了通报,并要求相关App运营者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时隔四年后,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还将进一步激发数据安全市场需求。
我国网络安全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563.59亿元,同比增长17.1%,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约为1702亿元,增速约8.85%。
而随着我国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稳固,网络安全市场支出不断增长。根据预测,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或达7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
从2018年至今,中国网络安全客户总量超过15万家,持续在网络安全投入的客户超过20000家,据统计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客户数量达92090家,同比增长30%,而其中两年客户的交集数量仅为29126家,占2020年客户数的31.63%,新客户的数量仍在持续增长。
诚如现在网络安全市场规模逐步增加,网络安全的相关政策也不断从严利好行业,赛道的优势明显。但目前网络安全相关企业鱼龙混杂,对相关的个股仍需要仔细辨别,公司的基本面和护城河才是维持股价和估值的最重要因素。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