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兼且美国推出巨额刺激经济计划,国际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料中国经济将逐步回复常态,下半年关注今年全球下半年通胀压力、就业及企业盈利表现;而美联储6月中转「鹰」,大部分委员预计2023年将会加息两次或以上,但其後美联储局主席鲍威尔指不会只因通胀担忧而过快加息,令人关注美联储於年底或进行量宽减量,或将对港股带来下行压力。
由於市场流动性仍充裕,兼且预计下半年南向资金持续增配港股,大部份券商对港股走势仍然比较乐观。本网综合近月来6间行对恒指最新目标预测,介乎26,500点至31,200点水平,其中有4间行给予恒指目标为三万点以上。综合4间券商对国指目标预测则介乎9,500点至11,800点水平。中信证券估计南向资金持续增配港股,料下半年流入规模有望达3,200亿元,令全年流入达8,000亿元。
【流动性充裕 恒指望三万】
综合多间大行对恒指展望,以中银国际最「牛」,上望31,200点,此相当预测今年市盈率14.5倍,该行料港股下半年虽仍会受到地缘政治紧的影响,但对後市持审慎乐观,指新冠疫苗接种加速、中国经济采取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策略,将可抵销地缘政治及美国潜在「收水」忧虑。
汇丰环球研究6月下旬发表下半年市场展望报告,予恒指今年底目标30,420点(相当预测市盈率13.8倍),并予国指年底目标11,760点(相当预测市盈率13.6倍)、予恒生科指年底目标8,290点(相当预测市盈率46.4倍),指大市未来可受惠於中概股回归、市场流动性支持、大湾区发展下利好港交所、券商及保险公司发展。
【观中美关系 存在不明朗】
宏汇资产管理董事及投资总监林嘉麒接受本网访问时表示,虽然全球通胀「来袭」,市场少不免担忧各央行考虑「收水」,但看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因恐言论导致拖垮股市而未敢过「鹰」,而环球市场资金多,资金仍然於今年内流向股票市场,最新「点阵图」可看到,美国较大机会提前於2023年加息两次,目前距离加息仍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下,料投资者仍然愿意涌入股市,以「炒股不炒市」为策略下,恒指短期短期有望先上30,000点。若有利好消息配合,大市有机会高见33,484的2018年历史高位。乐观看,恒指中长期看,今年甚至有机会见35,000点。
林嘉麒续指,短期来看,市场似乎消化对通胀升温及加息「收水」的坏消息,若联储局未有提及减买债及加息的话,恒指短期可以看高一线。不过当中要留意的是中美关系未见缓和,地缘政治消息会於下半年左右大市。人民币走势方面,林嘉麒表示,人行已表明人民币於6.35水平双向波动属合理水平,在人民币兑美元在6.4见上升旗形下图表走势转弱,因此预期美元反弹转强之下,人民币有机会下跌。
林嘉麒提到,投资者要留意一众科技股的走势,於美债息率下跌之时,科技股走势未见突破,相信市场观望气氛仍然比较浓厚,要待成交配合下,增长型的科技股才能回复升势。
【料北水续来 续超配港股】
市场憧憬欧美经济重启及疫苗接种後环球经济复苏,不过目前复苏中最大的矛盾是经济「不均衡」,「再通胀」引发投资者关於中下游企业利润率遭到挤压的担忧。中信证券认为下半年市场核心焦点包括「再通胀」交易的持续性,以及对中游行业的利润挤压;虽然疫情仍有反覆,但全球经济正从疫情中慢慢走出,复苏进入「下半场」。当前海外供给恢复弹性相对较小,需求十分旺盛的背景下,出口相关有望受益於持续景气。
2021年开局北水南下势头强劲,不过在爆发式净流入後踏入第二季净流入开始放缓,其後更一度出现回流。中信证券发表研究报告表示,预计下半年南向资金持续增配港股。该行指今年南向资金首五个月累计净流入港股高达4,625亿元(上年同期为270亿元),但经历春节前的爆发式净流入後整体节奏有所放缓。春节後南向资金流入速度回归正常,全年料将保持稳定净买入。中信证券测算,预计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规模在8,000亿元,其中下半年预计净流入规模有望达到3,200亿元。根据各基金说明书规定的配置上限,可配置港股总市值最高可达9,242亿元。(ta/w/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