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物疫苗板塊高開,截至收盤,科興製藥飆漲逾14%,仁和藥業、未名醫藥漲停,賽升藥業大漲超14%,康泰生物、沃森生物、康希諾-U等跟漲。
消息面上,昨日中國生物製藥公佈了一季報業績,透露科興中維一季度利潤或達100億元,如果科興中維Q1盈利達百億,這將創造中國醫藥產業的單季度營收和利潤歷史記錄。受此利好消息影響,今日生物疫苗板塊行情上漲。
然而,公佈業績的中國生物製藥高開4.86%後,一路走低,截至收盤,跌2.87%。
另與大家認為的不同的是,今日大漲科興製藥並不是生產新冠疫苗的科興中維,他們之間也並無任何股權關係。前者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藥物和微生態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專注於抗病毒、血液、腫瘤與免疫、退行性疾病等治療領域的藥物研發。
中國生物製藥Q1業績顯示,公司營收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6.4%;歸母淨利潤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8.5%。其中,首季應占聯營公司及一家合營公司盈利達到14.7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僅249.3萬元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去年12月份,中國生物製藥宣佈向科興中維出資5.15億美元(約40億港元),持有其15.03%權益。因此,市場推測中國生物製藥首季盈利大升,或主要受惠科興中維利潤貢獻。根據中國生物製藥近15億元盈利,以及在科興中維的15%權益計算,科興中維Q1淨利潤或近100億。
根據科興中維向 WHO遞交的審計材料,截止21年4月1日,科興中維新冠滅活疫苗向全球27個國家累計發貨量超27億劑,國泰君安證券推測21Q1應該在2億劑左右,測算滅活疫苗單支淨利潤在50元,淨利率約40-50%,這與市場推測科興中維近100億淨利潤想符合。
新冠疫苗需求量巨大,根據國家衞健委24日通報,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過5億劑次。按照每劑100元計算,大約產生了500億元市場。
根據公開數據,3月27日全國新冠疫苗累計接種突破1億劑次,至4月21日突破2億,用了25天。從2億劑次到5月7日接種超過3億劑次用了16天,到5月16日突破4億劑次用了9天時間,再到23日突破5億劑次則只用了7天時間。可以預測,中國疫苗接種速度還將加快。
此外,印度疫情爆發,使原有的疫情預期發生改變。印度、南非變異株等對現有疫苗免疫效力可能產生的影響,使疫苗接種可能不僅限於一次,而是需要定期接種的大品種。另歐盟將在7月1日開通“新冠通行證”,預計其他國家也將在隨後逐步實行類似的“新冠通行證”逐步開放部分地區直至全球的自由流動,新冠疫苗銷售具備持續性。預計未來疫苗需求量還將繼續增加。
自去年12月,阿聯酋成為第一個批准中國產新冠疫苗的國家後,國藥中生、科興生物和康希諾的疫苗開始運抵海外市場。今年一季度末時,中國已向 43 個國家出口了疫苗,出口額達到 119 億元,遠超去年全年。
圖源:智妍諮詢
疫苗行業熱度不減。2019年以來生物疫苗指數大幅飆升。2020年漲幅為111%。疫情爆發後,基於新冠疫苗邏輯,指數維持上漲走勢,7、8月份達到峯值。之後隨新冠疫苗獲批及銷售預期變動,出現大幅度回調,估值重回相對合理區間,近期走勢重新回升。
2021年新冠疫苗企業進入業績兑現期,多家機構對疫苗行業持樂觀態度,預計全球2021年新冠疫苗銷售額有望突破500億美元。
當前,伴隨行業紅利期,疫苗行業相關公司股價已經開始大放異彩。千億市值龍頭萬泰生物近一年內漲停36次;復星醫藥、沃森生物股價屢創歷史新高。
此外,疫苗產業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營收大增。比如主要從事非PVC軟袋、玻瓶大輸液、配套醫藥包材、醫療器械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華仁藥業,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6.16億元,同比增長10.56%;實現歸母淨利潤9462.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4.94%,營收利潤雙雙達到歷史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