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際油價繼續暴漲。
隔夜外盤,美國WTI原油4月期貨收漲2.55美元,大漲超4%,結算價報63.8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收漲2.67美元,漲幅4.17%,結算價報66.74美元/桶。
受此影響,A股能源板塊亦逆勢大漲,中國石化一度漲近3%,中國石油漲近2%;同時,港股石油股亦表現亮眼。中國石油股份一度暴漲5個點,崑崙能源、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中國海洋石油、中海油田服務等均有所上漲。
本次油價的飆漲是多個因素共同導致的。
3月4日週四,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OPEC+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繼續控制石油供應。
去年疫情因素影響,OPEC+達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減產協議,極大減輕了原油的庫存壓力。而本次OPEC在聲明中表示,除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以外,其他國家將3月份的生產水平延續至4月份。考慮到季節性消費因素,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被允許分別增產13萬桶/日、2萬桶/日。
同時,沙特4月將維持自2月1日開始的100萬桶/日自願減產力度,沙特能源大臣薩勒曼親王沒有給出削減該減產方案的具體日期,只是説“沙特不急於縮減100萬桶/日的自願減產石油方案”。
沙特能源大臣稱,不認為油市會過熱,去年沙特獨自吃了苦頭,現在必須保持警惕和謹慎。倫敦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稱,歐佩克+肯定會面臨石油市場過度收緊的風險。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週四表示,由於季節性需求,俄羅斯需要在4月份提高原油產量。由於歐佩克+的決定,今天油價已經上漲了6%,油價的復甦讓人感到樂觀。我們應該監控石油價格以避免油市過熱。俄羅斯在2月的原油減產執行率略高於100%。石油市場將在2022年初或2022年中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油價可能會穩定下來。
此外,全球經濟復甦疊加通脹的因素也對油價上漲產生了一定推動。
2020年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021年全球經濟在疫情衝擊逐漸減弱和疫苗有望於下半年全面推廣的推動下,迎來複蘇。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IMF預測全球經濟增速2021年將恢復至5.2%。在全球經濟向好復甦的形勢下,對石油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
同時,經濟復甦也加強了市場對通脹的預期。週四,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再度發表講話。稱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會有一些通脹壓力,但這些壓力可能不足以刺激美聯儲加息。然而鮑威爾“不夠鴿派”的言論發表後,卻引起市場恐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股市全線下跌。市場對通脹預期也進一步加強。
總體來説,當前OPEC+限產遠超預期是導致國際油價暴漲的直接因素。另外,油價整體由供給、需求、流動性等三個因素決定,且趨勢上受當前時點供應、需求中不確定更強的一端主控。如今石油需求明確復甦背景下,供應端OPEC+的減產有望持續為油價提供支撐,因此本輪油價上行週期可能還遠未結束。
覆盤油價歷史可知,1998年以來的5輪油價上行週期持續時間均在2-3年左右。基本面角度來看,全球需求正在持續復甦,預計2021年底至2022年上半年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長期來看,2014年以來低油價導致的低資本開支導致全球原油供應端潛力不足。目前除亞太地區以外,美國、歐洲、中東原油庫存均已回落至5年均值或以下,OPEC+減產仍在推動原油庫存向其預期的“2015年以前低水平”回落。中信證券表示,結合油價歷史覆盤、供需格局和產油國訴求,此輪油價上行週期或有望再持續1年以上。
而在油價持續回升、需求復甦推動行業景氣復甦背景下,相關行業龍頭也將有望迎來反彈,這亦是帶動今日兩市三桶油高開大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