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A股在呈現震盪反彈的趨勢下,場內ETF逾九成上漲,總成交額為2091.57億元,較前一週增加176.77億元。分行業來看,受美國大選影響,新能源、芯片等前期壓板塊提前搶跑,而醫藥行業受集採風暴影響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
今日,基金君給大家拆分下上週各行業ETF資金情況。
1
新能源車ETF領跑,醫藥類下挫
除醫藥類ETF較為疲軟之外,上週ETF方面也是全面上漲。據統計,362只場內ETF中,僅有23只出現下跌,其中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國泰中證醫療ETF、嘉實中證醫藥健康ETF、嘉實中證醫藥ETF、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跌幅居前,分別下跌3.11%、2.23%、2.10%、2.08%、1.63%。
醫藥板塊的下跌,與上週醫療器械領域集採事件不無關係。上週四,國家級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採購結果公佈,此次中標價格普遍下降90%以上,不遜於此前醫藥集採的“靈魂砍價”,場內資金出逃主要是對其業績增長的擔憂。
受多重利好刺激下的新能源車繼續成為領跑板塊,消費科技也有不錯表現。國泰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平安中證新能車ETF、華夏中證新能源車ETF均有亮眼表現,漲幅均為11%左右。其次是國泰中證家電ETF、南方中證有色金屬ETF、廣發中證可選消費ETF漲幅約9%左右。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國務院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要佔到整個汽車銷量的20%,這給行業帶來較大的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國外特斯拉的市值已經超越傳統車企,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汽車公司,國內比亞迪、蔚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紛紛跟漲,上週股價均創歷史新高,對整個板塊勢頭起到提振作用。
2
科技類ETF遭大額贖回
從主動買入量來看,Wind數據顯示,證券ETF、芯片ETF、新能源車排在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上週多隻寬基指數ETF遭市場資金減持。
所謂的寬基指數是指成分股覆蓋範圍廣,包含行業種類多的指數,風險分散也是其最大的優勢。從淨流入額來看,Wind數據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流出9.35億元,華夏滬深300ETF淨流出7.55億元,華安創業板50ETF淨流出6.23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淨流出5.45億元。
反之,華夏兩隻ETF位居寬基指數淨流入前列,華夏上證50ETF以淨流入1.99億元排名第一,華夏中證500ETF淨流入1.32億元。
對應的與寬基指數相對應的是窄基指數,是除了寬基指數以外的策略指數、風格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等指數,一般多為行業指數或主題指數。
這個窄基指數基金當中,科技成為大額贖回的主要行業,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以19.31億元的淨流出額排名第一,其次是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華寶中證電子50ETF、華夏中證5G ETF、國泰中證軍工ETF,分別淨流出4.82億元、3.38億元、2.90億元2.03億元。相反,華安黃金ETF、廣發中證軍工ETF、南方中證證券ETF、華安中證券商ETF、國泰中證通信ETF上週淨流入額在1-2億左右。
但是以總規模來看,與上述主動買入量對比的主動買入額,證券、芯片、兩隻黃金ETF仍然受到資金的歡迎,其中兩隻黃金ETF主動淨買入額近60億元
從淨主動買入額角度看,華夏中證5GETF、華夏國證芯片ETF、華安中證券商ETF、華夏中證新能源車ETF、華寶中證電子ETF淨主動買入額位居前五,金額均超過1.5億元。
從主動賣出額角度來看,國泰中證證券ETF、華安黃金ETF、華夏國證芯片ETF被大幅賣出,金額分別是42.92億元、37.36億元、35.73億元,其次是易方達黃金ETF、華安中證券商ETF、國泰CES芯片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