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費雪
來源:投中網
高瓴資本(下稱“高瓴”)又出手了,這次是106億元。
7月17日晚間,寧德時代公佈了新一輪定增結果:此次發行股份數量1.2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197億元。其中高瓴資本認購100億元股份,高瓴參股的珠海高瓴穗成認購6億元。
在發佈公告前,寧德時代股價為195.7元/股,以2398億人民幣的總市值位居創業板一位,領先第二名邁瑞醫療近700億人民幣。
高瓴本次的定增認購價格都是161元/股,相對於寧德時代17日的收盤價折價17.8%;而珠海高瓴穗成則以最高出價166元/股認購6億元。本次寧德時代的定增鎖定期是6個月,也即是至少半年後才可以轉讓。
這不是高瓴第一次買入寧德時代。早在2018年寧德時代剛剛登陸創業板,高瓴已買入寧德時代的股票。交易前,高瓴已持有寧德時代,但被其他機構擠出了10大股東。本次交易後,高瓴的總持股比例將進入十大股東,旗下管理的“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持股比例提升至2.27%,成為寧德時代第九大股東。
高瓴三次報價,黃曉明、葛衞東出局
一紙公告,高瓴又引爆了新能源圈和創投圈。
根據寧德時代披露信息,這次定增吸引了226名投資者,包括127名投資者、46家基金公司、17家證券公司、16家保險機構參與競價。
參與競價的包括JP摩根、美林國際、泰康資產等頂級基金、投資機構和保險公司參與。除了基金或資產管理機構,還包括個人申購者,比如 “黃曉明”,以140元/股的價格合計申購了6億元,私募大佬葛衞東則申購了13億元,但他們最終都沒能成功認購。
不過根據公開報道,此“黃曉明”並非明星黃曉明。
為申購成功,《上海證券報》稱高瓴進行了三次報價,每次都是認購100億。最終,珠海高瓴穗成出價最高達到 166元/股, JPMORGAN出價第二高 164元 /股,高瓴資本出價 161元/股。
根據最終的獲配情況,入圍的是9家。高瓴資本以100億元拿下超過6200萬股,本田技研則得到了2300萬股的配售股數,成為第二大贏家。緊隨其後的是太平洋資產、UBS AG、北信瑞豐基金、珠海高瓴穗成等7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高瓴穗成在本次成功認購6億元。珠海高瓴穗成成立於2020年5月29日,股權穿透後背後實際控制人為馬翠芳——高瓴資本合夥人、首席運營官。換句話説,高瓴106億元“加倉”了寧德時代。
這不是高瓴第一次買入寧德時代了。2018年11月,在寧德時代股價還是70元左右時,高瓴通過旗下的公司高毅資產曾持倉寧德時代。
根據寧德時代信息披露,此次定增交易後,寧波梅山保税港區瑞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為24.53%,為大股東;黃世霖持股為11.2%,為第二大股東。
而高瓴進入了其前十大股東行列。它旗下管理的“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的持股比例為2.27%,為第九大股東。
“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是本次高瓴100億元認購的出資方之一,另一個出資的是旗下基金“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而珠海高瓴穗成的出資方是高瓴煦遠——股東都是與高瓴資本密切相關的張海燕、馬翠芳、曹偉、李良和祝佳。按此計算,高瓴對寧德時代的總持股比例遠不止2.27%。
作為中國價值投資擁躉者,高瓴創始人張磊表示:“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就在當下,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
截至17日收盤,寧德時代市值為4319億元。它是中國的電池行業巨頭,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充電電池生產商之一。與其説是“重倉中國”,高瓴資本更在重倉新能源汽車。
為何瘋搶寧德時代?
“如果可以通過二級市場實現,我們就買入股票長期持有,如果沒有這樣的公司,我們就尋找私人市場,如果沒有私人市場,我們就自己孵化。”張磊曾這樣描述高瓴投資的方法論。
張磊曾向投中網分享了研究驅動的投資方法論:通過研究發現好的商業模式,尋找與好的商業模式最為契合的創業者,重倉長期持有。“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時間的朋友。”
對於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汽車時代,高瓴顯然不能錯過。
目前來看,上游的動力電池和寧德時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時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且這個行業壁壘高、競爭格局穩定,很難有初創公司出現。買入寧德時代,或是押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最好註腳。
寧德時代成立於 2011 年12 月,董事長曾毓羣、副董事長黃世霖、副總經理吳凱三人均曾在日本著名電池公司ATL研發部門任職。2018年6月,寧德時代在創業板上市。
投中網梳理髮現,寧德時代的成功,可是伴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崛起的。
2013年,國內補貼政策發佈,隨後新能源汽車市場便進入快速發展期,寧德時代的電池在國內的市佔率從2015年的9.9%上升到2019年的51.8%;銷量從2.19Gwh上升到40.25Gwh,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07%。
在全球範圍,2017-2019年,寧德時代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一;在國內,寧德時代的裝機量長期佔據半壁江山。
寧德時代的業績更是水漲船高:2015-2019年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高達168%和49%。
目前,大部分車企已經成為寧德時代的客户,包括上汽、吉利、宇 通、北汽、廣汽、長安等絕大多數車企。
GGII 數據顯示,2019年銷量 TOP30乘用車有 21種車型配套寧德時代,2020年1-5月國內造車新勢力有85.58%的車型選擇寧德時代。
2020年2月,寧德時代還進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供應鏈,後者向其購買標的為鋰電子動力電池,供貨有效期限自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7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寧德時代將從本月起為特斯拉上海工廠提供動力電池。受此消息影響,寧德時代一度漲停,股價創新高漲至224.11元,市值衝上4946億元。摩根大通當日將其評級上調至超配,目標價定位250元。
除了技術強、市場份額高,寧德時代還將觸角伸向了產業鏈上游。動力電池行業屬於典型的製造業,原材料成本佔比在80%左右。2016-2017年,上游的鋰、鈷等原材料因供需緊張價格大漲,侵蝕了下游電池企業的利潤。
為了保障原材料供應能力且有效降低成本,寧德時代目前在正極、負極、電解液、鋰礦、鎳礦等方面皆有產能佈局。
同時,在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持續增加的大背景下,寧德時代正在加速擴展海外市場:從2017年開始,寧德時代相繼在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成立子公司,開始多點佈局海外市場。
與國外巨頭相比,截止2020年6月,寧德時代及其子公司規劃產能已達 344GWh,領先於 LG 化學的167GWh、松下的123GWh、三星 SDI的48.4GW。
高瓴一週三次出手,重倉加倉醫藥和出行賽道
一直以來,高瓴以佈局醫藥行業聞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則於2015年押注剛起步的蔚來汽車。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1-2020年的10年時間裏,高瓴涉足了19個行業,共計300多次的投資,最看重互聯網、醫療健康、IT及信息化三大行業,汽車行業排名第五,投資次數21次。
過去一週裏,高瓴兩度出手買入了兩家醫藥公司。
7月12日,高瓴21.73億元買入健康元,成為其第二大股東。7月13日,高瓴豪擲70億元,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
在高瓴買入後,兩家公司股價紛紛上漲。兩天時間裏,健康元和百濟神州的市值共多了170億元。高瓴買入一級市場公司,隨後一度引發暴漲——已經成為A股獨特的風景。這一現象又被稱作“高瓴效應”。
除了醫藥,今年高瓴還在加註汽車和出行賽道。
5月16日,高瓴資本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佈了2020年第一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除了重點佈局生物醫療領域之外,今年一季度,高瓴新進9只個股,其中就包括了特斯拉和優步。
其中增持力度最大的為優步,一季度高瓴增持376萬股至1926萬股,持有市值達5.4億美元,優步也一舉成為高瓴資本的第四大重倉股。
高瓴雖然在去年底剛清倉特斯拉,但在今年一季度又新進買入13萬股。如今,特斯拉股價相較於一季度的低點,已經翻倍。截至美東時間17日收盤,特斯拉股價為1500美元,年內上漲259%。
除了押注醫藥和出行領域,高瓴最為市場知名是—押注中國。
截至2020年3月31日,高瓴在美股前10大重倉股分別是的公司裏,7家為中國公司:愛奇藝、百濟神州、京東、好未來、阿里巴巴、拼多多和山東的泰邦生物。
我們都知道,2019年高瓴參與格力混改,以417億成為格力的大股東。這是高瓴資本在實體產業最新最重磅的一筆投資。而2019年,高瓴新成立的高瓴基金四期籌集了106億美元——當時亞洲史上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選擇的依然是“重倉中國”,標的鎖定在醫療保健、消費者、科技和服務領域。
因此,進入了2020年,高瓴更是頻繁出手,開啟了對中國公司新一輪“買買買”模式,比如:
3月6日,高瓴旗下兩隻基金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出資13.2億港元增持了微創醫療。
3月26日,高瓴資本斥資12.42億元受讓華蘭生物旗下疫苗公司9%股權。
5月13日,高瓴4億參與醫療器械公司凱利泰的定增,並在宣佈23億包攬凱萊英定增後與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18日,高瓴6億參與國瓷材料鎖價定增。
7月12日,高瓴21.73億元買入健康元,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7月13日,高瓴豪擲70億元,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
7月17日,高瓴106億買入寧德時代,成為前十大股東。
在VC投資方面,今年2月,高瓴推出創投品牌“本色”,開始全面佈局早期創投領域。高瓴曾表示,在60天內收到超過1300份BP,聊了近700家企業,已經投資了其中9家公司,包括完美日記、易路軟件、南京馴鹿、瑞博生物等早期明星公司。
張磊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過,最大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當下,在資本市場波動的時候,或許就是高瓴出手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