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國強
來源: 證券市場週刊
聚燦光電上市之後業績迅速斷崖式下滑,毛利率異常下降,大客户經不起推敲,應收賬款和存貨週轉率也異常波動,更有前三大股東不同程度的股權質押,種種跡象值得投資者警惕。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夕,聚燦光電(300708.SZ)就發佈了2019年年報。對於上市公司來説,能在1月份就完成年報的編制和審計工作,效率非常高。能在春節前完成的,僅有安靠智電(300617.SZ)、海翔藥業(002099.SZ)和聚燦光電。對比上年同期,能這麼早出具年報的,僅有金銀河(300619.SZ)一家,而上一年春節在2月,能夠在1月出具年報的,只有7家。
眾所周知,12月31日是年報日,但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在3、4月份才出具年報,期間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大部分上市公司尤其是分子公司比較多的,忙完各項工作差不多就到3-4月份了,證監會要求披露的最遲時間是4月30日。
既然流程這麼複雜,能在1月份披露年報的,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兩種可能。
一是公司規模較小,下屬分子公司極少甚至沒有,出一套報表即可,無需彙總抵消,賬面數據簡單清晰,函證盤點非常容易確認,業務清晰無需調整;
二是一些生產經營比較簡單的公司,可能是早已停滯或者是業績優秀早已確認,財務人員早早做完報表交給事務所審計,公司和事務所對報表數據基本沒有異議。
由此可見,第一時間發佈年報的上市公司,可能是一家小而美的優質投資對象,也可能是業績平淡無奇早早交差的,還有可能是一家“破罐子破摔”的業績較差的公司。
從業績表現看,聚燦光電很像是後一種。公司只有三家子公司,據天眼查,其中兩家子公司(蘇州玄照光電有限公司、蘇州聚燦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的註冊地在同一地點同一門牌號,理論上合併報表和核查賬面數據的工作量比較小。
年報顯示,聚燦光電2019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11.43億元,同比增長104.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14.43萬元,同比下降60.02%。
上市即巔峯,業績斷崖式下滑
聚燦光電是一家生產LED芯片的企業,和三安光電(600703.SH)、乾照光電(300102.SZ)等公司業務類似。公司於2017年上市,上市當年營收超過6.21億元,淨利潤達到1.28億元。但好景不長,2018年,公司營收下滑到5.59億元,淨利潤更是隻有2037萬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毛利率的異常變化。
據公司招股書,2015-2016年,公司的核心業務為LED芯片和LED外延片,毛利率維持在20%左右。2017年上市當年,兩項業務的毛利率甚至達到了32%。
但是在2018年,毛利率分別跌至8%和6%左右。跌幅之大,遠遠超出正常的商業模式。2019年年報中,毛利率回升到16%左右,但也遠遠不及招股書的優異情況。
深交所第一時間向公司發去了年報問詢函,對此,公司回函辯解,受行業龍頭擴產、技術不斷進步等因素影響,市場競爭因素加劇,行業出現供需失衡,產品價格快速下行、行業產值規模增速放緩,主要同行業上市公司產品銷售價格亦出現大幅下滑。
然而事實上,雖然LED行業整體價格下滑,但公司的產品價格降幅更大,其LED芯片從2017年的143.47元/片下降到2018年的94.22元/片。
以A股同行為例,根據披露的年報數據計算,乾照光電的LED芯片從2017年172.45元/片下降到2018年的141.81元/片;華燦光電(300323.SZ)的LED芯片從2017年的175.39元/片下降到2018年的143.37元/片。
本來就定價比較低的聚燦光電,產品價格降幅差不多接近兩家同行的兩倍左右。不正常的大幅降價,往往意味着來自大客户的營收可能存在問題。
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來自第一大客户的銷售額為1.4億元,佔全部營收的12.29%。結合招股書,這個大客户大概率是公司常年的友好合作夥伴——中陽光電。
同時,根據招股書,公司應收賬款第一客户是中陽光電,如今公司的應收賬款客户第一名極有可能也是中陽光電,欠款超過9000萬元,佔全部應收款的20.26%,是非常重大的影響因素。
也就是説,如果該客户和聚燦光電“聯手”,就可以通過虛增業績實現招股書好看的業績數據。
中陽光電官網顯示,其年銷售額號稱6億元,正在籌備上市。看起來,這是一家很有實力的企業,事實情況呢?天眼查顯示,中陽光電是一家從事LED燈芯生產的企業,位於江門市,公司員工人數100-499人。從人數來看,這應該是一家中小規模企業。
通過查閲中陽光電官網,還發現該公司剛進行了2020年的年會。公司老闆名下有兩家公司,分別是中陽光電和中陽電路板,官網顯示,這兩家公司全部員工合計700人。官網新聞還顯示,年會現場進行了頒獎,一等獎是600元,這樣的金額,不太像年銷售額6億元的大公司。
天眼查還顯示,該公司參保的員工只有125人。
根據現行的IPO規範,中陽光電如果真的要上市,任重而道遠。
和中陽光電官網號稱的銷售規模(年銷售額6億元)差不多的A股公司,是乾照光電,員工有2800多人,年營收10億元左右。從這個角度看,中陽光電的人均創效非同尋常。
但是天眼查顯示的中陽光電近期的幾個訴訟中,公司的合同糾紛大多是幾萬元、幾十萬元,所謂6億元的銷售額或難經得起推敲。
現金流量表裏的異常
判斷一家公司經營成果的含金量,最簡單的辦法是看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如果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比淨利潤小,並且差異過大,則説明公司銷售的產品並沒有收到足額的現金。
歷年財報顯示,聚燦光電2017年至2019年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29億元、3.55億元和3.88億元,和同期淨利潤相比,非常優異。僅從經營性現金流看,公司的產品非常暢銷,都收到了回款。
然而事實情況是,2018年和2019年,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主要依賴於“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分別為5.74億元和3.19億元,大部分來自政府補助。剔除掉政府補助,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數,可見公司銷售的產品並未如期收到現金。
據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超過當期利潤總額絕對值的30%,上述政府補助中部分與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無關,不具有可持續性。長期來看,公司面臨政府補助降低而影響損益的風險。
2018年,公司的利息支出從上年同期的661萬元暴增到3642萬元,2019年更是達到了5130萬元,需要支付的利息甚至遠超淨利潤。
財報顯示,公司為了擴大宿遷分廠的生產規模,進行了大額借款,長短期借款超過8億元,一方面導致公司業績下滑,另一方面資金週轉困難,而新廠仍在建設期,業績尚未達到預期。
公司分別在2018年3月和2019年4月發佈公告,聲稱宿遷項目預計三年建設,總投資為15.56億元,其中:建設投資14.71億元,建設期利息3430萬元,流動資金5000萬元。
表面上看,三年3430萬元的利息支出並不算多,但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利息支出主要來自宿遷項目,一年就已經高達5130萬元,遠超預期。
應收賬款週轉率和存貨週轉率的起伏
在公司的經營模式和客户構成未發生大的變動的情況下,即便是營收增加,公司客户的回款情況是大致不變的,因此應收賬款週轉率也會維持一個比較均衡的水平。
如果公司新增的營收以賒銷為主,且回款效率不高,這個指標就會降低,此時可以判斷公司增加的營收很可能是“修飾”過的。
同樣,如果存貨週轉率出現大幅變化,也存在着“修飾”的嫌疑。
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的應收賬款週轉率和存貨週轉率都出現了較大幅的異常變化,週轉天數增加了40天左右。據2019年年報,兩個週轉天數回落了20天。説明2019年的數據比較接近真實,而2018年的數據很可能是修飾過的。
股權質押率的困惑
通常而言,對於剛上市不久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必然是信心十足長期持有股份。
但Wind數據顯示,聚燦光電的前三大股東,從2018年開始,不同程度的進行了股權質押,股權質押率依次為60.9%,70%和85.69%。
股權質押是一種操作簡便的融資手段,不少上市公司股東都或多或少的通過股權質押獲取資金。但是當股權質押率超過一定比例(如60%)後,則從側面反映出大股東可能存在問題:要麼資金週轉困難,要麼想套現離場。
無論是哪種情況,對於投資者來説,都是需要值得警惕的。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