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閆啟
報道 | 投資界PEdaily
上市第二日,公牛集團再度漲停,市值達到了565億元。
投資界消息,2月6日公牛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開盤首日,公牛集團股價頂格漲停44%,今日再度漲停,兩日來股價較59.45的發行價已上漲58.4%。按照目前的市值計算,公司實控人阮立平、阮學平兩兄弟身家暴漲至近486億。
從浙江慈溪的一間手工作坊,成長為插座界的“世界工廠”,這是公牛集團的傳奇創業史。眼下正值疫情肆虐,昨日公牛集團主動取消上市儀式,表示把精力投入到生產和防疫中去。此前,公牛集團已經捐贈1000萬元支援肺炎防控工作,並向建設中的火神山醫院捐贈7000餘個牆壁開關插座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公牛集團也是清科母基金所投子基金高瓴資本的覆蓋項目。三年前,高瓴資本通過旗下高瓴道盈從阮立平、阮學平手中受讓了公牛集團2.235%的股份,成為當時唯一的戰略投資者,如今這筆投資賬面浮盈已超3億元。
借了2萬元開始創業,
6年成為“插座王”
資料顯示,阮立平出生在浙江慈溪古窯,他的志向是做一名工程師,後來考入了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機械工程系。大學畢業後,他順利進入了杭州的水電機械廠工作,十年的工作慢慢培養了他認真喜歡鑽研的習慣。除了工作,他還利用其他時間做起了小生意,賣豬肝、賣桃樹,賣草莓等,也因此對做生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阮立平的家鄉浙江慈溪是中國家電生產基地之一,與之相伴而生的插座等配套產業相當活躍,僅在1990年代就有大大小小几百家插座生產企業,成了全國有名的插座供應地。阮立平的親戚中自然也有做插座銷售的,杭州因為交通便利成了一個很好的中轉地,他們就把在杭州機械研究所工作的阮立平住處當成了落腳地,阮立平有時間也幫親戚推銷一下插座。
在做推銷的過程中,阮立平發現這些插座質量特別差,10個裏有三四個是壞的,做技術的阮立平幫客户修插座,慢慢發現這插座構造也太簡單了。後來,阮立平覺得既然沒人做好插座,那就自己來做好了,創業之初就喊出了:“要珍惜品牌,首先要從質量開始,要做不壞的插座!”
1995年,阮立平辭職,只借到了2萬元便與賣插件的弟弟阮學平一起創辦了慈溪市公牛電器有限公司。那時正是芝加哥公牛隊如日中天的時候,喜歡打籃球的阮立平便把公司品牌取名為“公牛”。
阮立平是技術出身,非常注重品質,他創業的初衷,也是源自對插座行業品質低劣的無法容忍。公牛插座從一開始就很注重品質,從外觀到內部,他都親自設計,還首創簡單實用的按鈕式開關插座,提供雙重安全保護。
但阮立平的這些舉動反遭到了同行們的恥笑:“質量這麼好,都用不壞,那產品賣給誰?”阮立平的想卻恰恰相反,用不壞,人家才願意買。“錢有兩種,一種是現在的錢,一種是以後的錢。如果你侷限於只賺現在的錢,那你可能就沒有以後。”
公牛產品面世後,插座銷量一路狂飆。僅6年之後,公牛就成了中國插座市場的老大。在2001年的一次全國插座品牌監測活動中,公牛插座以超過20%的市場佔有率奪取了全國第一的桂冠。此後,公牛一度佔據國內插座行業超過60%的份額。
小插座,大生意,
一月淨賺一個億
可以説,正是這種對產品的注重,讓公牛與這個“散、亂、小”居多行業中的作坊式競爭對手拉開了距離,一步步走向了王者之路。
公牛插座在發展路上極為注重研發、設計,不斷與飛利浦、羅朗格和貝爾金等歐美巨頭合作,學習對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2003年,公牛斥資1000萬元建成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安全實驗與鑑定機構——美國UL國際專業組織認證的高標準實驗室,可以做防雷測試、升温測試等,這在國內同行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在持續不斷的投入和持之以恆的專注下,公牛研發出三重防雷、抗電磁干擾、低阻低熱、自鎖式防脱等技術,既給插座上了多重保險,又將公牛推向了全球行業最高技術舞台。功夫沒有白費,過硬的品質讓公牛插座闖進了美、德、法、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高端市場。這也令公牛具備了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在金融危機波及全球時,同行一片慘淡甚至停產,公牛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長,在美國西部的幾家沃爾瑪裏甚至賣斷了貨。
“1995年到2007年,整整12年時間,公牛隻做拖線板這一樣產品,並把它做到極致。”在阮立平看來“公牛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專業專注。”
25年來,公牛仍然專注於以轉換器、牆壁開關插座為核心的民用電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包括轉換器、牆壁開關插座、LED照明、數碼配件等電源連接和用電延伸性產品,廣泛應用於家庭、辦公等用電場合。
據招股書顯示,從2015-2017年,公牛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5億元、53.6億元、72.4億元。淨利潤方面表現也很優秀,近三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0億元、14.1億元、12.9億元,儘管2017年跟2016年的淨利潤相比有所下滑,但平均每月淨利潤仍舊超過1億元。
據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介紹,公牛集團此次IPO擬募資48.86億元。其中,12億用於年產4.1億套牆壁開關插座生產基地建設,7.43億元用於年產1.8億套LED生產基地建設。
不過,公牛以進入資本市場為契機,圍繞‘全屋智能電工與照明不斷孵化新的業務。據悉,公牛集團在原有4大主營業務基礎上已孵化了智能電工、斷路器、嵌入式產品等新業務。
創始人身家近488億,
高瓴資本三年賬面浮盈超3億
公牛集團是一家帶有家族式烙印的企業,上市前實控人阮立平、阮學平兄弟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股比例高達95.88%。此外其三個姐妹阮亞平、阮小平、阮幼平通過凝暉投資持有公牛集團0.75%的股份。
但和絕大多數公司不同的是,公牛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阮立平、阮學平兄弟二人在公牛集團的股份完全相同,不但各直接持有公牛集團17.938%的股份,並且分別持有良機實業各50%的股份,而良機實業持有公牛集團60%的股份。
據瞭解,2017年12月,公牛集團整體變更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結構見下圖。
公牛集團此次IPO後,阮立平、阮學平兄弟二人持股比例將下降至86.288%,仍然是公牛集團的實控人。若以此次IPO的募資額與股比計算,公牛集團目前約565億元市值計算,阮氏兄弟的身家也將達到487.5億元。
公牛集團在成立之後,一直都沒有VC/PE資金進入,直到2017年12月,高瓴資本通過旗下高瓴道盈以8億元的價格,從阮立平、阮學平手中受讓了公牛集團2.235%的股份。以此計算,公牛集團當時的估值就已經達到358億元。
高瓴資本入股僅僅三年時間,賬面浮盈超3億元。高瓴資本合夥人曹偉表示,“作為公牛集團最主要的機構投資者和堅定支持者,高瓴長期以來的理念是,把最好的資本配置給最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而公牛25年的發展歷程很好的詮釋了優秀企業和企業家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