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騫爻 彭勃
來源: e公司官微
新能源汽車在經過了數個月的銷量下滑後,終於迎來了重大利好政策。
週末,針對企業普遍關注的新能源補貼是否還會像去年那樣退坡,年底是否完全退出。工信部迴應,為穩定市場預期,保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希望行業企業堅定發展信心,加大創新力度,提升產品品質,加強市場開拓,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受此利好消息的影響,新能源汽車板塊週一開盤後繼續上漲,新能源車指數上漲1.48%。個股方面,大東方,比亞迪、利歐股份、北汽藍谷等股票紛紛漲停。
1、補貼不會大幅退坡
1月11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2020年7月1日以後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
苗圩在論壇上表示:“大家都擔心今年補貼會不會繼續退坡?我可以告訴大家,今年7月1日以後,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
按照上述説法,2020年7月1日以後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維持2019年現行補貼方案至年底,不再大幅退坡。
按照現行政策,在國家補貼上,續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純電動乘用車取消補貼;續航里程250km到4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退坡60%;續航里程≥4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退坡50%。插電混動車中純電續航里程≥50km的車型,補貼由2018年的2.2萬元降至1萬元。
根據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要求,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較2018年大幅退坡。自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準降低約50%,地方補貼則直接退出,2019年補貼退坡幅度接近70%。
從2017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逐年遞減。按照此前規劃,2021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將完全退出。而這一政策一般在每年年中執行:如2019年補貼政策為3月發佈,6月執行。
2、比亞迪刀片電池硬剛寧德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新能源車板塊暴漲,比亞迪罕見跳空大幅高開,截止發稿,比亞迪漲停,港股比亞迪股份上漲逾10%。
據報道,比亞迪透露今年將推出全新一代刀片電池,該電池經過非常長時間的醖釀和打造,擁有300多項核心專利。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即將要量產這款電池,其體積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有大幅度提高,設計強度以及安全性,還有最重要的成本上,也非常大有競爭力。
業內人士表示,寧德時代去年推出的CTP(Cell To Pack)方案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是2019年電池企業在系統層面最“漂亮”的創新,將對增加車輛續航里程,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性、降低電池成本等具有重要意義。而此次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將磷酸鐵鋰的應用空間再次大幅提升。
1月11日,比亞迪(002594)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透露,比亞迪近期開發的“刀片電池”將於2020年3月首次量產。該刀片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比傳統鐵電池提升了50%,比亞迪“漢”將是搭載這款“刀片電池”的第一款車型,比亞迪“漢”將於2020年6月上市,續航600公里。
王傳福表示,從安全角度來看,鐵電池是乘用車領域較好的電池。近年來,比亞迪開發了一個“刀片電池”——鐵電池產品,將於今年3月在重慶工廠首次量產。重慶工廠是一座現代化動力電池工廠,新推出的刀片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相比傳統鐵電池提升了50%,具有高安全、長壽命等特點,整車壽命可達百萬公里以上。“刀片電池”搭載的第一款車型將是比亞迪“漢”,這款車將於今年6月上市,續航600公里。
近日,比亞迪公佈了2019年總銷量,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比亞迪汽車總銷量為451,246輛,同比下滑9.8%。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達到219,353輛,佔比達到48.6%。
招商證券認為,比亞迪從去年下半年過渡期後補貼大幅退坡以來,新能源車銷量、業績均受到較大影響,目前來看,股價已經包含悲觀預期,最差時間點已經過去,2020年行業和公司也發生較大變化,我們認為多重因素助力邊際向好,公司經營拐點臨近。由此,招商證券給予比亞迪強烈推薦。
3,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哪些利好?
出了補貼不會退坡外,週末的百人會論壇還透露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其他一些可能的利好政策。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2019年中央和地方財政退坡已經超過了70%,到2020年底現在也就是一年的時間了,我們覺得不要再製定中間的補貼政策,也不要對補貼的產品、技術指標再做新的調整,要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退補以後的產品規劃和研發工作。”
萬鋼對下一步政策的創新提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優化公共服務領域的新能源汽車的購置和使用環境。
“各地新增的公交客車都應該採用新能源;鼓勵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包括出租、網約、分時租賃等使用新能源汽車;在路權、停車費等環節要給予公共服務新能源汽車更為便利的使用條件。”
比如,要在全國城市範圍內為新能源汽車物流車開放路權。
“目前除了京滬廣深一些大城市裏,很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物流車的路權沒有放開,一方面電子商務的規模越來越大,市場對於物流車的需求越來越多,而另一方面又進行了行政的限制,所以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象。”
比如,要取消對新能源汽車限購限行的要求,同時,要適當放開新能源汽車銷售環節當中金融服務的限制。
“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電動汽車的充電費用很低,而購置費用高一些,如果能夠延展分時採購貸款的年限,把現在的3年提高到5年或者8年,用户就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平衡他的支出。”
比如,2025年之前繼續實行新能源汽車的購車免購置税政策,目前購置税政策是從2019年9月開始執行的,公告期是到2020年的年底。
比如,服務於民用車輛的充電服務企業,包括公交、出租、共享汽車的企業,都應該享受統一的民用電價。
“如果到一個院子裏邊,你的電動汽車是自己把插頭插上去充電,就是享受民用價格,如果有一個服務企業幫你把這個插頭插上去,充電價格就貴了一倍,明顯是不合理的。當然服務費是要付的,但是電價應該是平等的。”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近期海外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頻繁加碼,11月德國電動補貼上調、12月美國《2019年綠色能源法案》有望進一步加大税收抵免政策優惠力度,海外政策環境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中國歷史上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同時,面臨此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完成累計超過500萬輛的關鍵時點,預計2020年行業政策環境有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