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12月23日丨健盛集團(603558.SH)發佈2020-2022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具體如下:
一、前言
中國的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未來三年,浙江健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健盛集團”或“公司”)將面臨更嚴峻發展環境,需要審時度勢、未雨綢繆。順應全球經濟格局、產業發展格局發生重大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戰略調整。為了應對挑戰,健盛集團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科技、綠色、時尚為導向,實現全球化、產業鏈一體化佈局,不斷鞏固並提升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努力成為全球針織運動服飾製造領航者。
二、發展戰略
未來三年,健盛集團將順應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國際貿易、市場需求、產業格局的變化趨勢,從高速發展逐步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公司將在繼續保持較高發展速度的同時,強化研發能力,提升智能製造水平,不斷培育發展新動力,成為全球針織運動服飾製造領航者。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科技、時尚、綠色”為導向,以“三品戰略”為抓手,實現“三高一低”,不斷強化行業領先地位。
高效能:深化技術和管理創新,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實現智能製造水平與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國家《中國製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為指導,結合棉襪及無縫服飾行業特點,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建設,用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賦能整個供應鏈,實現提質增效。
高品質: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實現OEM向ODM的轉變,推進產品開發系統化建設、持續性研究,不斷增強集團創新能力,實現發展動力升級。提升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不斷提高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客户粘性和品牌認可度,滿足和引領市場需求。
高責任: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化人本責任、環境責任、市場責任,不斷提升對集團利益相關方的貢獻度,提升對社會和生態發展的貢獻度。
低成本:優化產能全球佈局,完善投入產出結構,強化集成供應鏈,形成生產、運營、服務等各環節的綜合比較優勢。聚焦運動服飾領域,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提供高質量、低成本、快反應,具有很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三、規劃目標
努力從規模和技術兩方面構築並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將健盛集團建設成為全球針織運動服飾製造領航者,進一步提升健盛集團在運動服飾行業中的國際聲望,成為一家客户滿意、員工幸福,有社會責任感的集團公司。
四、主要措施
(一)優化產能佈局,配置全球優質資源
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擴大海外產能佔比。未來三年,計劃投資5億元,在越南清化工廠新增襪機2000台;在越南興安工廠新增無縫織機330台。新建項目選用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與公司未來信息化、數字化生產匹配。建立健盛生產“大數據”庫和計劃排產系統,從機台配置、財務成本、產能利用等多角度,自動給出最優訂單分配方案,分配至國內外各工廠。
(二)發力產品研發,增強客户服務能力
以現有OEM能力為基礎,加快提升ODM能力建設。建全產品研發體系,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增加研發團隊人數,優化人員專業結構,完善研發組織機構體系,建立集品牌創意設計和技術研發於一體的創意研發中心。完善創意研發中心和生產運營等業務部門的協同機制,建立適應ODM的產品研發工作流程。整合企業內部多年積累的設計資源、生產數據以及原材料企業等外部資源,建立與產品標籤體系相關聯的產品數據庫。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加快數字化轉型,實施生產裝備自動化、數字化改造,企業信息化建設。1、引入自動包裝。以整理、包裝工序為重點,對用工多、具備自動化改造潛力的工序實施自動化深度技改。2、探索機器視覺替代人工檢驗。引入外部智力資源,與第三方共同開發適用於運動服飾的自動檢驗技術設備,逐步解放檢驗工序員工。3、織機聯網,實現生產中控。以織機聯網為突破口實施生產裝備數字化改造。改造現有織機軟硬件系統,實現織機的遠程控制和效率分析,進而與ERP系統對接實現訂單自動排產。推動企業信息化系統全面整合,消除信息孤島。
(四)開拓國內市場,搶抓消費升級機遇
調整優化客户結構,適當增加對國內市場服務的比例。利用集團在運動品類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生產優勢,發展自有運動服飾品牌JSC定位運動服飾類產品。品牌JSC是專為女性設計的高級運動品牌,專注設計研發女性運動服飾,產品涵蓋運動內衣、運動緊身褲、運動T恤、運動外套、運動配件等運動服飾。產品以線上銷售為核心,線下體驗店為補充。在為客户提供製造環節服務的基礎上,向產品開發延伸,增強客户粘性,並加強國際品牌和渠道客户在中國區域的銷售合作,拓展與國內品牌特別是運動類品牌的業務合作。
(五)完善內部管理,建立數據驅動模式
在自動化和智能化製造模式下,優化管理流程並完善基礎數據自動採集能力,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層,實施數據驅動型管理。實施組織機構調整,理順管理體制。在自動排產系統支持下,精簡集團計劃部門層級。圍繞“三高一低”調整組織架構,增設設計研發總監、信息總監、自有品牌副總。充分利用企管部掌握集團全面數據的優勢,由企管部牽頭,抽調工藝、信息化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智能製造小組,加快信息化建設,完善信息化系統,通過信息化系統加強集團對各基地生產部門的直接管理,推動集團智能製造升級工作。
(六)實施綠色工程,提升社會責任水平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協同客户建立綠色供應鏈。以“以人為本,環境和諧,創造財富、奉獻社會”為社會責任建設方針,進一步實施節能減排改造項目,提高再生纖維、綠色纖維使用比例。公司可持續發展主要措施如下:
1、人本責任:提高棉襪的一檢、定型、二檢、包裝環節,內衣生產縫標、燙標等後道工序自動化程度,降低勞動強度。為員工開展職業發展培訓,並提供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通道或晉升通道,提升員工的職業成就感。遵守職業健康與安全法規,尊重員工健康、安全工作和生活的權利。越南工廠本地化運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僱用越南當地居民,必要時為其提供技能培訓。
2、環境責任:研發針對筒紗染色廢水、成衣染色廢水的高比例回用技術。實現染色廢水超低排放。遴選專業環保公司,針對集團內涉及染整的上虞、江山、貴州以及越南等工廠集中提標改造。上虞工廠在膜處理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實現染色廢水“近零”排放。積極響應客户提高再生纖維、綠色纖維使用比例。確保化學品的運輸、存儲、使用、回收、排放、處理符合相關標準。實施廠房屋面光伏發電、空壓機餘熱回收、蒸汽冷凝水回收等項目。
3、市場責任:圍繞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開展負責任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經營模式和管理創新。將公平、誠信作為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的基本原則,並積極參與行業和區域層面的誠信機制。與供應鏈各方建立有關社會責任議題的溝通機制,促進共擔責任與風險,共享價值與發展的協作機制與合作行動。
報告編制單位: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