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砸30億挑起價格戰,格力未來往哪走?
格隆匯 11-12 19:32

作者 | L圓圓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雙十一”,董小姐出來放狠招了~

11月9日,格力放話,“雙十一”將讓利30億元打擊低質偽劣產品。變頻空調最低1599元,定頻空調最低1399元。各大授權電商平台及線下3萬多家格力專賣店同步展開,統一價格,活動僅限“11.11”期間,活動結束後即迴歸原價

11日當晚,再發公告: “雙11”前買了“俊越”、“T爽”系列產品的消費者,可以向公司申領補貼。凡在2019年1月1日至11月10日購買上述產品的消費者,請於2019年11月18日至30日,進入格力網“董明珠的店”,憑有效購買憑證進行申報,經總部核實後給予補貼。

在這樣價格火拼下,雙十一當天,格力刷出15秒,銷售額破億;21分36秒,破10億元人民幣的戰績。雙11當天,格力空調品類全網銷售額第一,全品類全平台銷售額同比增長200%,空調品類第三方平台銷售額同比增長178%;自有平台董明珠的店當天銷售額3.63億,同比增長48倍。

但這樣的戰績並沒有引來股價狂歡,格力股價當天直接跳空低開,甚至家電板塊也整體翻綠。今天股價繼續滑鐵盧,兩天跌幅7%,市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呢?

原因大概有三點:

①格力股價之前被炒高了;

②市場環境不好,股市普跌;

③導火線是這次降價,這也反映了行業問題。

1

龍頭品質,山寨價格,這回降價不正常

格力突然降價,競爭對手連夜調價跟進,一夜之間,空調價格戰全面爆發。

同時,美的、海爾、海信針對“庫存機”問題發動集體圍剿,明眼人都知道在説誰。

美的説,要在區域市場啟動“保鮮行動”,拒絕庫存機,承諾不銷售生產日期超過一年甚至半年的空調,暗示某品牌降價是為了降低庫存。

海爾説,選購空調時要“認準生產日期,拒絕庫存機”,某品牌降價是為了淘汰6~7年的老產品。

“某品牌”這是被圍剿的節奏,不得不感慨,真是商場如戰場啊~

“剁手節”預售從10月21日就開始了,11月9日格力才匆忙降價調整策略,願意自損30億。算下來格力、美的的降價幅度超20%,海爾甚至超40%,折價空間大到讓人咂舌。幾大品牌幾乎把價格打到了“山寨價”水平,還相互掐架,一切都讓人感受到這回降價不正常。

2

格力“放核彈、大促銷”目的是什麼?

從國內整個空調市場看,今年三季度的銷量、零售額都同比下滑,庫存壓力的確較大。2019年第三季,銷量1415.4萬套,同比下降4.5%;而零售額458.5億元,同比下降9.7%,這是繼今年二季度後,國內空調市場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零售額同比下跌的情況。

格力自身業績增長疲軟。2019年前三季,格力營業收入1,550.4億元,同比增長4.26%;歸母淨利潤221.2億元,同比增長4.73%。而且,今年第三季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僅為0.5%、0.55%,增長微乎其微。所以説格力的庫存的確高。

“空調一哥”的三季報業績增速還低於美的、海爾,連“小弟”奧克斯都超過它。2016~2018年,奧克斯空調銷量平均年增速超20%,2018年達到26%,淨利潤860億元。

其市場被主打低價的美的、海爾搶走。從年累數據看,截止10月31日,格力、美的、海爾份額佔比分別為35.56%、28.5%和10.92%。其中,美的、海爾年累計數據較去年同期呈上升趨勢。

可見“一哥”地位不保啊~

品質再高也怕庫存,今年房子都賣不動了,必然拖累家電業,夏季銷量下滑,後面只會更難。行業存庫高企,巨頭競爭就會愈發激烈,提前清倉才是明智之選~

事實上,降價促銷早已開始。今年9月,格力電商均價同比降幅達10%,使得格力9月的線上、線下份額止跌企穩,降價策略讓它嚐到了甜頭。當然,這不完全是降價的功勞,格力的品牌力也起到一定作用。從三季報看,格力毛利率28.7%,稍有下降,但淨利率14.5%,較優於競爭對手。

2020年國家預計將發佈新的空調能效標準,老產品的庫存將會佔用資金。

這回促銷的機型基本是定頻空調、變頻三級能效空調等老產品,所以,格力乾脆讓利把它們儘快銷出去,好讓明年新產品順利升級。

但是,從格力降至最低價機型看,也有今年上市的產品,並非完全是為了去庫存。更重要的或許是給電商業務引流,通過雙十一促銷,試水電商渠道的銷售潛力。

11月5日,格力花了1億成立電子商務公司,董小姐親自掛帥。

從線上渠道看,2018年線上渠道前十名的品牌中,奧克斯銷量佔比(28.75%)遠超格力(17%),兩者之間還隔了一個美的(22.49%)。零售額佔比方面,奧克斯依然佔比最大,達26.02%。美的、格力佔比超20%,兩者相差不大。

在過去,為了保護線下渠道利益,巨頭們較少對線上渠道投入,價格也欠缺優勢,如此一來,就給了二線品牌壯大的機會,出現我們看到的奧克斯獨佔線上霸主。

線上零售規模逐年增長,2014~2017年基本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長。正如前文提及的整個空調行業增長疲軟,但截止2018年電商渠道的空調卻大賣2,239萬台,同比勁增8.7%。線上銷售規模達到1,399億元,同比增長近20%。

這説明大家改變了過往去實體店買家電的消費方式,開始轉移到線上購買了。格力改變銷售策略,發力原本薄弱的電商渠道來提升市場份額。

董小姐是個“狠角色”,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就像她説的,“我走過的地方,連草都不長”。

回想6月10日,格力官微實名舉報競爭對手奧克斯空調造假,誇大節能效果,甩出8份檢測報告指控對方“涉嫌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

董小姐竟然還當着記者的面,手撕小弟奧克斯,弄得人家臉面無存~

當時奧克斯回懟説:格力是眼紅其線上銷量增速高。正當6·18空調銷售旺季來臨之際,格力採用詆譭手段。

無論事實真相如何,背後無非是競爭對手已經威脅到格力老大哥的生存了~

除此以外,她甚至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説美的是個小偷;抨擊美的“一晚一度電”的廣告詞兒騙人;揚言小米質量不行……競爭對手都被她懟得差不多了。

3

對空調行業未來發展的看法

空調業的競爭,有種華米VO爭搶手機市場的既視感,在同質化趨於嚴重後轉為價格戰。對消費者來説,各家功能都差不多,低價是王道。有錢派紅包的巨頭,當然更佔優勢。

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巨頭地位比較穩定,他們在品牌、供應鏈、研發等方面佔有絕對優勢。互聯網品牌也奮起直追,它們具有粉絲粘性和渠道優勢,甚至和原來的產品形成自己的生態圈。

二三線傳統品牌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奧維雲網數據顯示,上半年在一線陣營和互聯網跨界品牌的雙重夾擊之下,二三線品牌市場受到擠壓,科龍、長虹空調等第二陣營市場集中度下降了4.3%。

隨着價格戰拉響,小品牌更是面臨出清風險,真是壓力山大~

品質再好也怕低價,降價在搶佔市場份額的同時,利潤會受到影響。目前,空調行業價格降至近幾年低點,雙十一除了是消費者的狂歡,應該也是龍頭的舞台。

龍頭公司借降價促銷搶佔了市場份額,表面上看,在去庫存的同時,利潤會收到影響,但實際上,像格力這樣的巨頭,實力強勁,現金流充裕,本身就已經皮粗肉厚,而且還有“備胎”—— 往年隱藏的利潤,把這些“備胎”釋放出來,業績一樣亮眼。

從產業發展來看,如今的空調市場,降價促銷也不再是唯一的市場競爭手段。空調業競爭進入了loT新賽道,空調不再只是簡單的製冷器,它成為了一個智能終端。

很典型例子就是華為、小米,他們以手機為核心,通過手機控制終端把控力和黏性,形成從產品到平台再到生態的系統。依託新零售和互聯網,發力智能家居,開發了智能電視、音響等產品。

傳統的家電品牌進軍智能化,而手機廠商在向家電市場滲透。隨着房地產高漲的時代結束,家電業美好日子也走到盡頭。

長期來看,誰能笑到最後我們還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一個時代落幕了,新時代的爆發才剛剛開始。

4

格力的未來與股價

回到格力本身,一直以來,產品較為單一是它的弱勢。

格力在三季報時,修改了公司章程中的經營範圍,新增節能產品、照明燈具、電源、電工儀器儀表等範圍,未來會進一步往多元化發展。可以看出,它迫切的想要在空調之外開闢新的業績增長點。

10月底,格力混改落幕。混改前,公司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是珠海市國資委(18%),國資委對公司經營有決定權。混改後,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實際控制人高瓴資本)接手15%股權,成為新的控制人,格力集團成為持股3%的小股東。

董小姐是精明的生意人,張磊也是用心經營企業的管理者,現在高瓴成為了大股東,和公司利益高度捆綁,想必也會盡心盡力,這讓格力未來的業務升級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在這位爭強好勝的“鐵娘子”眼裏,沒有輸字,格力一定要贏。行業競爭加劇,頭部效應會愈發明顯,美的格力雙雄爭鋒不可避免,未來格力還會有很多招數。

這不,昨晚,格力又出手佈局芯片產業。三安光電披露2019年定增預案,擬為半導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一期)募資70億元,格力擬認購其中20億元。董小姐之前的説過了,“芯片我們必須要做”。

對於她未來的行動,吃瓜羣眾只能搬好凳子看戲了~

股價方面, MSCI指數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提升到20%,在MSCI即將迎來年內第三次A股擴容之際,北上資金全速加倉,美的、格力備受追捧。10月份,格力、美的排名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如果未來資金持續流入,對兩大巨頭的股價或許會有一定促動。

目前空調市場依然供過於求,去庫存的戰役不會這麼快終止。

格力現在的估值已經和2017年的頂峯時期相當,要知道,當年可是上一輪去庫存結束以及房地產的高光時刻,但現在早已物是人非。

走到現在,估值修復早已在上半年結束,未來只能寄希望於業績增長,賺公司成長的錢,得等。

你問我,格力值不值得買?

那就取決於你是不是董小姐的忠實粉絲,以及相不相信董小姐和張磊的“婚姻”從此走向幸福和美滿啦~砸30億挑起價格戰,格力未來往哪走?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