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中期营利双增能否破浪前行?
格隆汇 08-26 14:47

今日早间,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发布其首份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1.97亿港元,同比增15%;经营溢利为4.9亿港元,同比增54.28%;公司权益人所占溢利为4.51亿港元,同比增16.5%;每股盈利0.096港元,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

但是,尽管中期业绩盈利双增,并没有对该公司的股价形成支撑。截至发稿时间,其股价报1.00港元,跌1.96%,暂成交额38.78万港元,最新总市值61.361亿港元。

主营业务保持扩张

资料显示,中国船舶租赁于2012年成立,隶属于中船集团,是中国首家船厂系租赁公司。其核心业务为提供租赁服务,包括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其中,公司的租赁服务主要集中在船舶租赁,同时也提供船舶经纪及贷款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收入计,2018年公司在全球船舶租赁行业中排名第四,占市场份额的3.9%;于全球非银行系船舶租赁行业中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的14.8%。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益11.97亿港元,纯利4.52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15.0%及13.3%。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本集团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13.0%;平均资产回报率为3.1%。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公司的经营利润为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6%。中国船舶租赁表示,经营利润的快速增长,体现了该集团租赁及贷款借款业务的强劲发展。

分项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融资租赁及经营租赁收入合共为7.53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7.81亿港元。今年上半年,其确认贷款借款利息收入4.29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1.81亿港元,增加2.49亿港元或137.5%。

中国船舶租赁解释称,其融资租赁收入减少乃由于2018年下半年承租人行使四艘船舶的购买选择权及于截至2019年6月30日,承租人行使七艘船舶购买选择权所致。

而其经营租赁收入的增长,归因于经营租赁项下的船舶数目从截至于2018年6月30日的14艘增至截至于2019年6月30日的33艘所致。至于贷款借款利息收入的增加,是由于贷款借款的平均结余增加所致。

据中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新签订了6个租赁合同,完成8个租赁合同,正在执行71个租赁合同。且在正在执行的71个租赁合同中,有57个租赁合同的年期超过一年,其平均剩余租期约为7.89年,合同价值为323.4亿港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船队规模达到101艘,其中营运71艘,30艘正在建造,船舶资产平均年龄为1.99年。今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营运情况良好,船舶资产利用率为100%,整体租金收取率为97.3%。

航运市场低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航运市场跌入低谷。其后,中船集团为应对航运市场从极盛到极衰的严峻形势,在香港成立中国船舶租赁以求破局。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196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2%。承接新船订单12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9%。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17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3%,比2018年年底下降5%。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2.9%、91.5%和90.8%。

今年以来,受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延续疲弱态势,船东订造新船越发谨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2019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为5000~6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在9000万载重吨左右;年底手持订单量有望保持在1.8亿载重吨水平。预计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36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年底手持订单量维持在8000万载重吨左右。

破浪之举措

航运市场的低迷,让中国船舶租赁营利双增的中期业绩显得有些单薄,这或是其中期业绩公布后,股价并没有起色的原因之一。这样的情况下,其应对措施成为下半年能否破浪前行的关键。

而在应对方面,该公司表示,鉴于海事业具有高度的周期性,其一直秉承逆周期投资优质资产的理念,在海事业各细分市场周期低位投资具有发展前景的资产。

中报披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接收了多艘包括多用途重吊船、成品油轮等优质船舶资产,同时订立协议购买了包括多用途重吊船、液化石油气运输船等处于市场低位的资产,其相信这些具有成本优势的优质资产将为本集团未来发展及业绩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该公司还紧随国际清洁能源需求的发展趋势,全面布局海上清洁能源产业链。其不仅为中国首制浮式液化天然气再气化装置提供租赁服务,亦积极投资清洁能源海上运输船,并拥有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的船舶。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造船集团中船集团,其或可受益于中船集团在船舶设计、制造及配套服务方面的丰富资源。并且,中船集团正在筹划与中船重工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事成之后对中国船舶租赁或带来更有力的支撑。而在香港上市后,该公司还引入中国再保险、中远海运、惠生工程、一汽4家基石投资者。

除了上述地一系列措施,该公司还信誓旦旦地表示,独特的产业背景使其更加善于把握海事业周期性机会,而过去十年左右海事业低位运行限制了新运力的投放,加速淘汰老旧运力,海事业的供需平衡正在逐步修复,海事业回暖的基础逐步稳固。

看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中美贸易摩擦上个周末急剧升温。8月23日晚,中国宣布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对近75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8月24日,美方宣布将提高对约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

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船舶租赁能否凭借其披露的一些列措施在今后破浪前行,仍有待观察。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