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川普推出社交應用 Truth,他能讓社交媒體「再次偉大」嗎?
uSMART盈立智投 02-23 18:09

總統已經不再是總統,但生意總歸還是生意。

在被 Twitter 和 Facebook 等社交平臺「流放」一年之後,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新回到了網絡,不過,這次他亮相的舞臺,已經是徹底的「主場」。

當地時間 2 月 21 日,趕在美國「總統日」(即華盛頓誕辰紀念日)之前,特朗普旗下媒體公司研發的社交應用 Truth Social 正式上架蘋果應用商店。在幾小時內,Truth 就登上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榜首位置。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下載量過多,以至於 Truth 應用很快發生了宕機,不僅應用無法正常使用,用戶註冊也發生了問題。而 Truth 官方也將更多用戶放在了「等待名單」中,留待之後通知。

巨大流量帶來的「幸福的煩惱」,是否意味着特朗普的 Truth 應用可以從早已經是紅海的社交媒體平臺中殺出一條血路,與「屏蔽」自己的 Facebook 和 Twitter 一較高下?

圖片

Truth Social 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的頁面|App Store

01 無審查的 Twitter

2021 年 1 月,就在美國大選結果認證過程中,已經毫無懸念下臺的特朗普在發言中「號召」支持者捍衛民主,結果造成了部分支持者圍攻國會,阻撓大選結果認證的「國會騷亂」事件。

國會騷亂事件之後,Facebook 以及特朗普最喜歡的平臺——Twitter,一併將特朗普的賬號禁言,這對於每天要發十幾條推文的特朗普來說是沉重打擊。前總統先是試圖申請新賬號,結果也馬上被封。

重返 Twitter 無果,特朗普曾經嘗試使用「復古」的方式進行對抗——用一個博客網頁來對外發聲並和粉絲互動,但是這個項目進展並不順利,不到一個月就宣告關閉。

早在 2021 年 3 月的時候,相關人士就透露前總統自己的社交應用將在 3 個月內和大家見面。可惜的是,特朗普畢竟不是硅谷大佬,這款未命名的社交應用一直跳票到去年年底,中途還和開源軟件組織鬧出了不太愉快的爭端。

而在被社交平臺封禁一年之後,這款 Truth Social 應用終於正式上架蘋果商店,和廣大網友見面了。

Truth 頁面基本上「致敬」了 Twitter|蘋果 App Store

單從 App 頁面來看,其設計風格和 Twitter 非常類似,基本上只要把 twitt 換成 Truth,就描述完了主要功能——推文叫 Truths、轉推叫 reTruths。在首頁有兩個信息流頁面,一個是關注用戶的「Truths 流」,另一個則是媒體新聞頁面。

Truth Social 在總統日前上架蘋果應用商店後,一度衝刺到下載榜冠軍位置,但可惜的是很快應用就發生了宕機。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超大流量」,團隊不得不將更多想要註冊使用的用戶放到「等待名單」中,以便進行後續通知。

根據白宮前發言人、同時也是這款 App 所屬公司 Trump Media and Technology Group (TMTG) 的創始人 Devin Nunes 透露,Truth Social 從去年 12 月開始,邀請了 500 人進行 Beta 版測試,其中不乏一些右翼媒體人。

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的 Twitter 首頁上,一張特朗普的 Truth Social 的圖片被置頂:「準備好了!你們最愛的總統馬上和你們見面!」頁面上特朗普的 Truth 賬戶顯示爲「@realDonaldTrump」,旁邊還有一個粉紅色的身份認證的標記。這條 Truth 被「reTruth」了 399 次,被 Like 了 885 次。

02 「右拐」的「真相」「錢景」如何?

如果不是 Parler「不爭氣」,前總統本沒必要自己發 Truth 的。

2018 年成立的 Parler 本來有望成爲美國保守和右翼勢力的社交媒體,和 Truth 一樣,Parler 也號稱是一個自由、無審覈的社交媒體平臺,不過事後被證明,就像 Facebook 對極右翼言論進行打壓,左翼性質的內容在 Parler 是被壓制的,畢竟這是保守派和右翼人士的樂園。

發展到最好的時候,Parler 號稱有 2000 萬註冊用戶,活躍用戶接近 100 萬。不過好日子因爲 2021 年 1 月的「國會騷亂」事件而結束——當被媒體曝光暴徒利用 Parler 聚集鬧事組織後,Parler 迅速被蘋果和谷歌從應用商店下架,亞馬遜更是釜底抽薪,結束了與 Parler 的雲服務合作,後者下載量瞬時暴跌 89%,並經歷了一個多月的下線。

除了 Parler 和特朗普的 Truth,不少右翼人士趁着粉絲遭受主流社交媒體打壓的機會,推出了爲其打造的另外選擇:

·Gettr,由特朗普前顧問打造的右翼 Twitter,和 Parler、Truth 類似;

·MeWe,號稱目標是保護隱私而非政治宣傳的 Facebook;

·Rumble,一個本來對標 YouTube,後被右翼內容填充的視頻平臺。

不過,這些對右翼和保守人士看起來吸引力很大的「新社交平臺」,人們並不看好他們能真正的和目前主流的社交平臺「掰手腕」,其前景也難說順利。

圖片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應用上的賬戶頁面|Twitter

用戶量受限

首先,這些新晉平臺瞄準的是被打壓的右翼和保守用戶,即便 Truth 剛上架就被衝到宕機,但這也許只能證明後者的「基建」能力一般。

而根據幾個應用自己給出的數字,其用戶數在千萬數量級,其中 Parler 2000 萬、MeWe 號稱 2000 萬,Rumble 給出的數字是活躍用戶 3900 萬,而就在兩年之前,這個數字是 200 萬。

即便幾個平臺加在一起,和 Facebook 動輒數十億的用戶和月活比起來頂多算是一個零頭。

在 Truth 上,特朗普的賬號關注用戶顯示爲 317 個,而在他已經不能用的 Twitter,其關注者高達 8800 萬。

這就造成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幾家平臺有任何動作,首先要在 Twitter 上進行消息擴散,當然「吸粉」這樣的動作也都是在主流社交平臺上進行。

內容受限

「信息繭房」是現代社交媒體平臺最被詬病的一個結果,按照這個理論,Truth、Parler 本身簡直就是「繭房」本身了。但有一點是一定的,即便是一個極端右翼或者保守主義者,也不是 7x24 小時關注政治本身的,他們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關注的更多是生活和娛樂相關的內容,簡言之,和一個普通人沒什麼區別。

另外,Truth 和 Parler 顯然首批測試用戶都是親右翼和保守派的人士,但是真正的右翼大 V 是不可能拋下自己在主流媒體平臺數百萬、數千萬的粉絲,而跑去一個用戶只有千萬量級的平臺爲愛發電的。

而且,雖然這幾個平臺都號稱「自由無審覈」,但是 Parler 的此前的動作表明,至少左翼人士在這些平臺是不受歡迎的——這些平臺本身建立的目的就是爲了右翼和保守人士「吐槽」對方陣營的啊!

這就意味着內容和用戶的兩個層面上,這些新的 App 已經給自己設定了天花板。

圖片

Rumble 對標 YouTube,成爲右翼視頻內容的聚集地|Rumble 截圖

不是好生意

可以想像,不可能有一直標榜自由和民主的硅谷投資人或者孵化器會找上門來,給這些應用的團隊和公司投資。事實上這些團隊的投資也大部分來自自己陣營的支持者,例如 MeWe 從 100 個投資者手裏拿到了 2400 萬美元的融資;Truth 通過特朗普的 TMTG 和 SPAC(空白支票公司)公司 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合併融到了 10 億美元,不過這比交易仍在 SEC 的審查之中,期間這 10 億美元只能呆在原地。

Rumble,走的也是相同路線,不同的是這家對標 YouTube 的視頻平臺拿到了硅谷少見的特朗普支持者、知名投資人彼得·蒂爾及其門生的投資,同時 Rumble 也在計劃與 SPAC 公司合併,以 21 億美元的估值,進行 4 億美元的融資。

而即便有數千萬用戶,估值達到 21 億美元的 Rumble,其 2021 年 9 個月內的收入也只有 700 萬美元,相比之下,YouTube 一個季度的收入是 90 億美元,相差過於懸殊。

負責 Truth 的 Devin Nunes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不想讓『硅谷科技寡頭』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言論,或者決定誰能否停留在某平臺上。」

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總是骨感的,就像特朗普無法再像之前「Twitter 治國」一樣,Truth Social 或者 Rumble 想要依靠「政治傾向」來成功打造一個窄衆社交媒體平臺,並將其運營下去,可能並不是一個好生意——而特朗普是個非常成功的生意人。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