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蘋果二季度財報會議紀要及解讀
uSMART盈立智投 08-04 16:50

蘋果二季度財報會議紀要及解讀

交流要點

1.總體來看,二季度收入爲814億美元,同比增長36%,高於一致預期的736億美元。其中產品收入爲639億美元,同比增長37%;服務收入爲175億美元,同比增長33%。AppleOne的捆綁銷售策略將提升付費用戶數量,蘋果軟件服務預計將會成爲公司收入的主要增長動力;

2.利潤率方面,毛利爲353億美元,毛利率爲43.3%,同比增長530個基點。毛利的增長主要由於成本節省及更高的服務收入佔比,其中產品毛利率爲36%,服務毛利率爲69.8%。淨利潤爲217億美元,同比增長93.2%。攤薄每股盈利爲1.30美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的1.01美元。公司預計下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將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

3.手機方面,iphone12系列的需求持續旺盛,蘋果在五個大區中的銷售收入均同比增長超過兩位數。其中,大中華區增長表現亮眼,據IDC數據,2021Q2iPhone出貨量爲4420萬臺,同比增長18%;大中華區Q2iPhone出貨量940萬臺,同比增長29%。12pro和12pro max系列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尤其突出。

基本情況

二季度收入創新高達814億美元,同比增長36%,增加近220億美元。分品類來看,電子類產品收入刷新第二季度歷史高位達639億美元,同比增長37%。iPhone、Mac和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服務刷新第二季度的歷史高位。iPhone收入396億美元,同比增長50%,刷新第二季度歷史記錄。其中iPhone 12系列受用戶追捧,每個地理細分市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調查顯示iPhone 12系列客戶滿意度爲97%;服務類產品創歷史新高,收入達175億美元。雲服務、音樂、視頻、廣告和支付服務的收入刷新歷史記錄,App Store和 AppleCare的收入刷新第二季度歷史高位。服務類產品在用戶、內容和功能方面繼續進行擴展,主要原因是設備安裝基數在每個地理區域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此外二季度數字內容商店的交易和付費賬戶數量在每個地理細分市場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付費賬戶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飾方面收入同比增長36%達88億美元,在每個地區都創下新的6月季度收入記錄。在本季度上線配備重新設計的 Siri Remote和全新AirTag及 Apple TV 4K深受客戶青睞。Apple Watch全球銷量表現出色,75%的用戶第一次購買該產品。由於槓桿的季節性損失幾乎被成本節約所抵消,產品毛利率爲36%,環比下降10個基點,服務毛利率爲69.8%,環比下降30個基點,主要是組合不同導致。淨利潤爲217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爲1.30美元,經營現金流爲211億美元,均大幅創下第二季度記錄。 

未來展望:預計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兩位數,但低於第二季度。一是預計外匯對同比增長率的影響將比第二季度低三點;二是第二季度的服務類產品的大幅增長來源於疫情爆發帶來的低基數效應,第三季度預計回到正常的增長週期;三是第三季度的供應受限阻力更大,主要影響iPhone和iPad。預計毛利率在41.5%至42.5%,運營支出113億至115億美元。OI&E大約爲零,不包括少數股權投資按市值計算的任何潛在影響,稅率約爲16%。8月12日向截至2021年8月9日在冊的股東派發每股普通 0.22美元的現金股息。

Q&A

Q:從去年開始,iPhone的發佈時間較往年晚,能否解釋一下?產品和以往相比有沒有變化?

A:預計到第三季度結束,我們將保持兩位數的持續增長,但會低於36%,主要原因一是美元持續走弱,但可能在9月走強;二是低基數效應引起的服務類高增長率;三是供應受限。

Q:供應限制會持續到年底麼?對銷售有什麼影響?產生哪些額外成本,是否會影響毛利率;是否考慮增加支出來獲得更多供應?

A:運費在上升,但組件成本總體上繼續下降。供應限制的問題我們按季度來討論。

Q:R&D有受到疫情、天災的影響麼?今年還會有新產品面世麼?

A:我們計劃在秋季推出的相應軟件。

Q:是否有從iPhone 這個週期中瞭解到關於客戶偏好、定價以及訂閱的信息?如果存在差異,請從地域上分別說明。

A:在第三季度,我們的切換器和升級器實現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5G 的滲透率還是很有潛力,我們看好iPhone。

Q:請問有什麼依據表明中國增長率達到58%,怎麼維持後續強勁的增長?

A:大中華區客戶對 12 Pro 和 12 Pro Max 的反應特別強烈,同時我們也實現了產品類別銷售的全方位平衡,包括可穿戴設備、家居、配件和服務等。大量新客戶進場,上個季度購買Mac 和 iPad客戶中約有三分之二是第一次購買。Apple Watch在中國上季度的增長率達85%,全球增長率是75%。

Q:關於毛利率的問題,請講講你們對於第三季度的預期,我認爲可能後續下降一百個基點左右。但按以往來看第三季度是持平的,甚至有可能提高一點。

A:第二季度的毛利率爲 43.3%。我們的優勢是成本節約,還有服務組合,廣告業務也在復甦。我們期望有不同的組合推動預定目標。一年前,我們的收益率爲 38.2%,同比增長近 400 個基點。我們實現了快速的增長目標。

Q: 是什麼因素促成了服務類的增長?是用戶消費更願意消費了還是安裝基數在增長?哪個影響更大?在未來這兩個因素還會怎樣疊加產生影響呢?

A:兩者皆有,安裝基數繼續增長,越來越多客戶願意使用付費服務(本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率)。另外我們上線了許多新服務(Apple TV+ 、 Fitness+、Apple Arcade、News+ 等等)。Apple Card業務正在擴展。所有這些收入讓我們取得了較高的增長率

Q:總體來看,蘋果的業務在疫情中得到發展還是受到制約了呢?

A:在疫情期間,數字服務表現非常好,因爲娛樂選擇有限。在家工作的模式導致 iPad 和 Mac 的需求非常非常強勁。但在廣告業務、零售業務方面受到衝擊,目前處於反彈階段,未來的工作模式的改變,疫情的反覆,都會使得淨值不穩定。

Q:iPhone 12 剛經歷了一個強週期,收入會因爲升級速度放緩而面臨壓力,這種組合通常會轉移到產品組合的低端。你怎麼看明年的走勢,和今年一樣麼?

A:我們無法預測明年的走勢,但有幾點可以明確,一是我們擁有非常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安裝基礎。iPhone 的活躍設備數量已超過 10 億;二是我們有忠誠和滿意的客戶。12它引入了 5G 並擁有 A14 Bionic 和許多受客戶青睞的功能。三是目前正處於 5G 的早期階段,我們致力未來打造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Q:您談到了 10 億多個單位的安裝基數。5G產品更新換代並持續進入人們的生活中,這對你們的收入影響很大。請說明升級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安裝基數存在多久了。

A:切換器和升級器在第三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我們在一月份的電話會議提到的10 億多個單位的安裝基數指的是 iPhone, 活躍總基數是16.5 億, 5G 在全球的滲透率非常低,我們在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Q:蘋果目前的戰略性和非戰略性目標有哪些?怎麼看待 Arm 被 NVIDIA 收購?

A:我們致力打造好的產品。如果產品發展需要,我們會考慮收購,但目前我們的芯片團隊,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產品,M1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促進了我們各類產品的銷量。

Q:預計疫情過後,服務業務的正常增長率是多少?

A:33% 的數字是超出預期了,但我們有信心,服務業務增長保持兩位數。

Q:你提到因爲組件短缺,在第三季度iPhone 和 iPad 的供應受限,供應的瓶頸究竟是什麼,是顯卡驅動還是其他?

A:主要是行業短缺。我們在一些產品中使用的最新節點類型並未受到很大影響。傳統節點主要受硅片的供應影響。

Q:新興市場數據亮眼,從SE型號的上線看,未來對低價產品的需求是不是減少了?當前的投資組合和未來的新週期是否說明定位在高端市場?

A:我們在新興市場取得了亮眼成績,但我們保留SE作爲入門級產品,同時也關注發達市場的專業買家,兩者並肩同行。

Q: 我們處於市場的早期階段,想要進入 iPhone 的新興市場買家是否也在尋找具有 5G 功能的設備?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我們如何在中長期考慮這些市場中消費者對 5G 的偏好?

A:5G市場處於初級階段,高端買家也在爲未來購買,他們可能會持有手機兩年或更長的時間。5G網絡會是他們的考慮因素。

Q:介紹一下你認爲 Apple One 捆綁包如何影響服務和經濟的發展?IDFA 如何影響廣告業務發展。

A:我們把客戶的利益放在中央。提供 Apple One 是讓訂閱服務更加便捷,包括 Apple Music 和 Apple TV+ 以及 Apple Arcade 和 iCloud 等。就 IDFA 或一般廣告而言,對於 ATT,我們已經得到了許多客戶的正面反饋,進展順利。

Q:你提到了顯着的產品收入去槓桿化和成本節約,但您的產品毛利率大致持平。您能否談談這些是戰術性的還是結構性的垂直整合,將繼續推動產品毛利率的提高?在服務方面,您多次提到廣告增長,這顯然是利潤率非常高的部分,但服務業務利潤率的接連持平,是被什麼抹掉了呢?

A:在貨運方面我們遭受到了成本壓力,預計我們將在一個正常週期裏持續做好成本節約。產品方面,從毛利率的絕對值可以看出,我們同比增長了600多個基點。在服務方面,再次實現同比大幅度增長。基線上升了很多,連續下降很小。我們有一個多樣的服務組合,利潤率也不同。因此,即使組合的微小變化也會導致一些連續的差異,本季度就是這種情況,只是不同的組合。比如我提到AppleCare行情反彈,可以相對成功地可以推動毛利率,就像我之前提到的,第二季度服務類產品毛利率爲69.8%。

Q:中國的監管重點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中國公司。這不是蘋果的直接影響,但鑑於其中一些公司對蘋果 App Store 收入的貢獻相當大,投資者應該如何阻止間接影響?此外,您是否看到了這些影響?其中一些應用程序的使用限制是否會影響人們與您的設備進行交互的方式?或者您還看到了其他任何附帶影響嗎?

A:本季度我們增長了58%,表現亮眼,這包含了app store的服務業務。中國經濟復甦,從監管角度而言,我們聚焦爲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