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報季落下帷幕,各大上市險企2025年半年報悉數披露,行業迎來了全年最具信息密度的“窗口期”。中報如同多棱鏡,折射出行業景氣度和個體差異化,爲預判全年走勢與長期價值提供了難得的座標系。
近日,摩根大通在研報中對內險股上半年業績表現持樂觀評價,預期市場將會上調內險股的盈利及股息預期,同時較爲看好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預期第三季業績仍將向好,同予“增持”評級。而此前中信證券研報亦認爲,短期市場可能由前期的流動性驅動轉往業績驅動與政策驗證的共振階段。並強調"反內卷"政策的邊際變化將成爲對應行業定價的核心變量。
眼下來看,保險行業作爲恰好同時踩中“業績驗證”與“政策反內卷”兩大主線的行業板塊,值得進一步深挖其機會所在。
從上市險企2025年上半年的半年報數據來看,“復甦”已然成爲行業的關鍵詞,且復甦的脈絡清晰可見。
根據此前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權威數據,2025年上半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5.1%。這一增長態勢表明保險市場的需求正在穩步回升。與此同時,新增保單件數524億件,同比增長11.1%,反映出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接受度和購買意願顯著增強,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
在人身險領域,復甦的跡象更爲明顯。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達到2.77萬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壽險原保費收入約爲2.29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特別是6月單月壽險原保費收入4141億元,同比大增16.3%,顯示出市場強勁的增長動力。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到保險行業在宏觀經濟環境逐漸回暖的背景下,正展現出強大的復甦韌性和增長潛力。
而聚焦到各主要保險公司的情況,其保費收入也均實現了不錯的增長,保費收入規模站上新臺階。
其中,上半年中國人壽總保費達5250.88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長7.3%。中國人保上半年實現總保費收入4546億元,同比增長6.4%。新華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212.62億元,同比增長22.7%;太保壽險上半年實現規模保費1934.70億元,同比增長 13.1%。平安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3901.86億元;產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718.57億元,同比增長7.1%。
進一步關注到資產規模,2025年上半年,上市險企的總資產規模普遍增長,顯示出行業整體的擴張態勢。
其中,中國平安總資產規模在今年首次突破13萬億元大關,截至上半年達到13.51萬億元,是目前唯一總資產規模超過10萬億元的上市險企。
對於保險公司這類經營負債、經營風險的企業而言,相較於總資產,淨資產更能體現了保險公司的規模優勢。
在低利率的環境下,更加考驗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匹配能力。匹配不到位,就算股市方向判斷對了,也可能因爲利率敏感性過高而造成對淨資產的(大幅)衝擊。利潤只是當期的經營結果,而淨資產纔是歸屬於股東的全部權益。
當期,除了新華保險之外,其餘幾家險企歸母淨資產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中國人保同比增速最高,達到12.68%;中國平安規模優勢依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期末歸母淨資產達到9439.52億元。
再從盈利能力維度來看,2025年上半年,上市險企的歸母淨利潤表現呈現出明顯的分化。
中國平安歸母淨利潤達到680.47億元,中國人保歸母淨利潤爲265億元。中國太保歸母淨利潤爲278.85億元。新華保險歸母淨利潤爲148億元。中國人壽歸母淨利潤爲409.31億元。
其中,歸母淨利潤增速最高的是中國人保和新華保險,分別爲16.9%和33.5%,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也都實現了正增長,平安則是唯一一家歸母淨利潤出現同比下降的險企,這背後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首先,好醫生並表產生的34億元減值的一次性影響以及可轉債重估等非經營因素是導致下降的重要原因;其次,平安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負增26.4%,但僅二季度就實現了同比8.2%的增長,回正向好趨勢顯著;再者,平安配置的大量股票中,64%計入OCI,資本利得不計入利潤,實質上這部分約600億元的浮盈不僅會大幅增厚公司的淨資產,還能讓分紅險銷售和分紅水平更具競爭力,提升客戶收益。此外,港股可轉債重估雖短期影響利潤,但隨着公司股價上漲,從長期來看並不影響財務報表。
從更能衡量險企發展質量的長期指標——歸母營運利潤來看,2025年上半年平安歸母營運利潤777億元,同比增長3.7%,可以看到平安的盈利能力還是在穩步上升之中。
再從新業務價值維度來看,“老五家”的壽險業務均實現了高質量增長。其中,中國人壽的新業務價值規模位居行業首位,達到285.46億元,平安是上半年唯二兩家新業務價值超過200億元的險企。
增速方面,中國人保的新業務價值增速明顯高於其他家,但這與其去年較低的基數不無關係。從規模和增速兩方面綜合考量,中國平安相對優勢明顯,顯示出其壽險業務結構轉型取得的不俗成效。
這一亮眼成績得益於平安持續推進的壽險改革。通過優化代理人隊伍結構,提升代理人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平安打造了一支更具戰鬥力的銷售團隊。2025年上半年,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0%,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1.6%。
同時,在產品創新方面,圍繞客戶多樣化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更具吸引力的保險產品。此外,平安還積極運用科技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從而在新業務拓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總體來看,在行業“復甦”的基調下,頭部險企在保費收入、資產規模、盈利能力、新業務價值等核心指標上均展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儘管各公司在具體表現上存在差異,但整體復甦的態勢爲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隨着宏觀經濟環境的持續回暖和市場需求的不斷釋放,保險行業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