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間,芯源微發佈公告稱,公司擬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鑑於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爲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公司股票自3月6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事項進展情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待相關重大事項確定後,公司將及時發佈相關公告並申請公司股票復牌。
2019年12月16日,芯源微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目前處於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自2013年8月起已持續超過11年。
截至2024年9月末,前三大股東爲遼寧科發實業有限公司、先進製造、瀋陽中科天盛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但由於股權較爲分散,芯源微無單一股東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持有公司股權比例或控制其表決權超過30%的情形,各方股東無法決定董事會多數席位或對公司進行實際控制,公司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資料顯示,芯源微的前身芯源有限成立於2002年12月,先進製造對其持股71.43%,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通過控股先進製造,爲芯源有限實際控制人。
2003年6月,先進製造增資擴股完成後,中國科學院沈自所持有先進製造的股份比例降至40.54%,芯源有限變更爲無實際控制人。
2010年8月,鄭廣文收購先進製造另一股東70%股權,間接控制了先進製造,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2013年8月,先進製造將所持芯源有限26.27%股權轉讓給中國科學院沈自所,使其對芯源有限的持股由間接持股變爲直接持股,先進製造持有芯源有限股權比例由50%以上減至35.86%。
雖然先進製造仍然爲芯源有限第一大股東,但中國科學院沈自所、科發實業分別持有芯源有限26.27%、24.85%股份。
鄭廣文不能控制芯源有限半數以上的董事會席位,無法控制芯源有限的董事和經營管理層的任免,由此公司變更爲無實際控制人。
芯源微主要從事於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光刻工序塗膠顯影設備、單片式溼法設備等。2020年2023年期間,芯源微的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連續四年增長。
最新業績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7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淨利潤2.11億元,同比下滑15.85%;實現扣非淨利潤8175.36萬元,同比下滑56.32%。
對於淨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報告期內公司前道晶圓加工領域產品收入保持增長。
其中,在前道塗膠顯影領域,公司圍繞下遊核心客戶需求,持續開展機臺導入與高端工藝驗證,新一代超高產能機型研發正在穩步推進中;在前道清洗領域,公司優勢產品前道物理清洗機繼續保持國內龍頭地位,戰略新產品前道化學清洗機客戶端導入順利,高溫硫酸清洗機臺順利通過國內某重要客戶工藝驗證,機臺現場表現優異,有望成爲公司新的業務名片及業績增長點。
而在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曾表示,高度重視核心部件的研發驗證及自主可控,積極支持國產部件廠商產品導入,零部件國產化進展順利,包括機械手、熱盤、光刻膠泵等在內的多品類核心部件已陸續實現國產替代。
值得關注的是,有着中科院的背景,芯源微更加具備了國產替代的能力,儘管與國際上的龍頭相比有一定差距。國海證券研報指出,芯源微所聚焦的塗膠顯影設備領域,2025年中國大陸塗膠顯影設備市場空間預計爲18億美元,作爲國內塗膠顯影設備龍頭,塗膠顯影設備國產化率僅個位數。
二級市場上,截至3月5日收盤,芯源微股價跌3.23%,報88.48元/股,目前總市值1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