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固態電池板塊繼續表現活躍,上海洗霸3連板,東方鋯業2連板,三洋新材4天3板,晶華新材2連板。
武漢藍電、力王股份30CM漲停,靈鴿科技漲超28%,力佳科技漲超24%,德爾股份、領湃科技20CM漲停,長虹能源漲超18%,中科電氣漲超15%,佛塑科技、德新科技漲停。
其中,固態電池疊加數據中心概念,龍頭華豐股份今日開盤一字漲停,實現7連板,最新報27.85元/股,總市值47.66億元。
近日,固態電池行業陸續傳來大利好,商業化落地進程加快。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預計到2027年全固態電池開始裝車,預計到2030年可以實現量產化應用。
與此同時,車企、電池企業紛紛加快了固態電池的研發,並給出了明確的裝車時點。
此前,奔馳宣佈,基於全新固態電池測試項目打造的測試車開啓道路測試。據悉,搭載該套固態電池的純電EQS測試車,續航里程增加25%,單次充電可行駛1000公里。
比亞迪透露,將在2027年左右啓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範裝車應用,2030年後實現大規模上車。
長安汽車宣佈,2025年內可實現固態電池的功能樣車首發,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
此外,嵐圖、廣汽、奇瑞、蔚來等都在固態電池方面有動作。
中信證券週末指出,隨着國家政策以及產業鏈對全固態電池的重視程度提升,2027年有望成爲全固態電池小批量量產和示範裝車的較明確時點,預計今明兩年將是全固態電池工藝和設備快速突破和發展的階段,且中長期來看,核心固態電池設備存在量價齊升的投資邏輯。
中信證券建議把握相關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包括電池、材料、設備、資源。
隨着AI技術的發展,AIDC成爲市場新風口,柴油發電機、鉛酸電池均出現漲價預期,而華豐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柴油發動機、智能化發電機組的研發與製造。
股價快速上漲後,華豐股份連續發佈多份股票交易異常公告。
在最新的公告中,華豐股份表示,公司智能化發電機組產品作爲備用電源,除通信基站、油田油井、銀行、礦山等應用場景外,也可用於數據中心作爲應急電源。發電機組並非數據中心與算力直接相關的核心設備,且算力等下遊市場的規模、發展落地速度本身存在不確定性,其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華豐股份在2019年11月、2021年9月和 2022年1月中標中國聯通廊坊基地、呼和浩特基地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組招標項目,總計臺數30臺, 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小。
2023年、2024年公司積極開拓數據中心市場,但受市場競爭環境、價格等多種因素影響,華豐股份在該市場沒有中標,未產生相關收入。今後仍將繼續開拓智能化發電機組業務。
從公告表述來看,華豐股份可以做AIDC,也在積極開拓相關業務,但目前還未有實質性進展。
業績上,華豐股份近年來有所下滑。
去年前三個季度,華豐股份實現營收7.29億元,同比減少27.69%;歸母淨利潤5247.06萬元,同比減少11.48%。
2019年-2023年,華豐股份分別實現淨利潤1.56億元、1.91億元、1.64億元、2359.35萬元、1.09億元,同比39.14%、22%、-14.03%、-85.6%、3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