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繼續飆漲!還在瘋狂迭代
格隆匯 02-21 16:55

AI科技股的投資熱情,被阿里昨夜一份財報點燃。

“季報資本開支環比大增80%,未來三年在雲和AI基礎設施投入將超越過去十年總和”,瞬間打開了外資格局,紛紛加大力度看漲。

今天上證漲0.85%,科創綜指漲4.38%,算力和AI硬件方向遍地開花。

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它的下遊應用,AI眼鏡、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等,正處於日新月異的迅速迭代當中,幾乎每天都有大消息。

繼續上車,還來得及!

01

下個宇樹機器人?

盤面上,A股10點後開始了一波強勢拉昇。隨着昨夜中概科技股的一陣狂歡,阿里巴巴公佈業績,加上關於AI投入的描述可謂振奮人心。

這利好的不只是他的關聯概念股,而是以算力基建爲代表的整個AI產業。

結果顯而易見,-果然TMT行業領漲。電信、軟件、算力、大數據、液冷服務器題材爆發。

阿里雲概念股衝高,中恆電氣、數據港、潤建股份等多股漲停,港股阿里巴巴漲超14%。

許多大型算力賽道股紛紛飆漲,寒武紀-U一天市值重回3000億;電信股大漲,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漲停。

下遊AI應用這塊也不賴,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方向,近期真的是buff疊身,迭代日新月異。

而今天的主角是,Figure AI。

2月20日,美國人形機器人公司 Figure AI 發佈了首個通用視覺 - 語言 - 行動(VLA)模型「Helix」,其能夠像人類一樣推理,並將感知、語言理解和學習控制融爲一體。之前,在停止與Open AI合作之後,創始人Brett Adcock宣佈將發佈其公司歷史上最重要的AI更新。

以宇樹爲代表的國產機器人企業,近段時間的更新多圍繞小腦領域,即運控能力,而特斯拉和Figure AI當前多聚焦在大腦領域。

據介紹,Helix可以通過自然語言直接控制人形機器人整個上半身,展示出超強的即時泛化能力。官方表示,Helix能夠在沒有特定任務演示或大量手動編程的情況下,即時生成長期、協作、靈巧的操作。

視頻演示里我們可以看到,Figure機器人只需通過自然語言詢問,就能拿起數千種形狀、大小、顏色和材料屬性各異的小型家居產品。

同時,Helix還能夠在兩個機器人上同時運行VLA,使它們能夠解決共享的長程操作任務,操作它們從未見過的物品。

(Figure AI機器人視頻演示;Youtube)

並且,Helix是首個在完全板載嵌入式低功耗GPU上運行的VLA,以非常少的資源實現了強大的對象泛化,總計僅用約500小時的高質量監督數據訓練Helix。

此外,Helix還是首創的“系統 1 + 系統”VLA模型。Helix通過接耦合的架構方式,允許每個系統以其最佳時間尺度運行。具體來看,系統1可以通過“快思考”實時執行和調整動作,同時系統2可以“慢思考”實現高層次目標。

整個架構中,系統2是 VLM 骨幹,基於一個7B參數的開源、開放權重 VLM,並在互聯網規模的數據上進行了預訓練;而系統1是一個8,000萬參數的交叉注意力編碼器-解碼器 transformer,用於處理底層控制。

估值高達395億美元的獨角獸Figure AI在近年火熱的人形機器人賽道中擁有一定人氣,起步時先綁定Open AI探索具身智能大模型應用,今年1月底宣佈簽約第二位商業客戶,2月14日開始供貨,預期未來四年內運送10萬個機器人。

這種商業化速度,在賽道里能與之媲美的,估計也只有宇樹機器人了。

因此,Figure的供應鏈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目前確定的有綠的諧波、兆威機電、鳴志科技、長盈精密、領益製造,銀輪股份正在驗證中,有可能會成爲旋轉總成供應商。

這其中還有一些預期差。市場對機器人產品價值量認知普遍來自特斯拉Optimus方案,但是各家人形機器人方案有着差異性。

譬如,Figure 02採用全諧波方案,全身自由度達39個,旋轉模組大概率在30個以上,那麼諧波單機價值量躍升至2.6萬(800*32),如果生產100萬臺,市場空間高達260億。

其次是電池容量還能持續上升。Figure 02的電池容量提升50%至2.25kwh,續航在5小時,而市場一般機器人多在1-2小時。其創始人表示續航是人形技術難點之一,希望未來Figure 02可有效工作20個小時以上。

近期人形機器人的催化真是應接不暇。給人的印象是,“宇樹”變成了一個新生機器人勢力的代名詞,每當震驚我們的創新迭代出現,在資本市場里必將掀起一陣投資熱潮。

02

機器人,還是AI?

從去年9月24日算起,人形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估值經歷了一輪擴張,迄今機器人100指數漲幅達到了79.21%,而科創AI指數已經翻倍。

市場竭力從各個方向挖掘預期差,從最早的強勢方向絲槓、靈巧手、傳感器三大強勢環節,輪動到整機、減速器,目前輪動到更爲細節的:大小腦標的、靈巧手核心環節(電子皮膚+腱繩)及絲槓加工設備。

一方面,三四月份的催化劑主要集中在大腦+靈巧手,市場會沿着這個方向去尋找新興品種,另一方面,機器人通用水平的提升,對於量產和商用化節奏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認爲,隨着認知智能和物理智能基礎模型的快速發展,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

機器人從軟件算法策略上分爲“大腦”和“小腦”,“大腦”負責感知外界並模擬人類思維決策過程,"小腦”則模仿生物進行復雜的運動,即運動控制。

"小腦"是由一系列算法和硬件設備組成的綜合系統,包括傳感器融合模塊、動力學模型和控制器等,控制人形機器人全身上下幾十個自由度進行高維運動,受制於沒有通用的算法模型以及海量數據,是當前產業發展的瓶頸。

大模型使得機器人的感知和交互能力得到快速優化,以提高其訓練速度,降低生產成本。前面我們也看到了,Figure機器人可以響應自然語言,完全自主地執行任務。而Tesha Optimus則利用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執行基礎工廠任務,並具有自我糾錯能力。

算力芯片的進步亦加快機器人模型的訓練速度,終端推理芯片的進步使得機器人能夠根據現實場景快速推理,從而更快地做出響應。Figure 02在英偉達芯片的助力下,推理能力達到了第一代的三倍。

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透露,正在驗證DeepSeek技術在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中的有效性,包括多模態人機交互、複雜環境下的指令理解、工業場景中的任務分解與規劃等。

公司希望藉助推理大模型的深度思考能力,破解這些複雜任務的挑戰,使人形機器人更接近人類的思維方式和行爲表現。

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具身載體,兩大產業的協同效應,遠比想象中更具經濟效益。

那麼問題來了,是應該投資機器人,還是人工智能呢?

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

無論是AI,還是機器人應用方面的優質個股,都有表現出色的產品可供選擇。

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漲3.37%,近28個交易日漲幅超35%。

機器人ETF易方達跟蹤國證機器人指數,是同類指數規模最大的一隻ETF,聚焦國內機器人領域的核心力量,佈局機器人本體零部件、算法控制以及電池動力模塊等關鍵領域。

隨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機器人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資金也在淨流入相關主題ETF,自去年11月以來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份額增長331%。

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今日飆漲5.30%,創歷史新高;自上市以來的近15個交易日漲幅達20.38%。

科創人工智能ETF追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緊扣AI發展主線,聚焦產業最核心的算力芯片和智能硬件環節,自主可控含量明顯提升,“硬科技”屬性突出。

國內AI原生應用用戶數在2024年增長了2.5倍,展現了中國AI市場的強勁動力,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覆蓋的企業或直接受益於這一趨勢。

03

尾聲

從交易數據上看,科技板塊的淨買入量已經連續多日佔據榜首,而且看不到熄火的跡象。

儘管走勢不會一路平坦,但科技板塊仍然是目前最火熱的交投方向,沒有之一。

我們此前多次提及,市場共識是deepseek的高效率低成本,將大大推動應用端的發展,消費電子、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都將成爲大贏家。

其次,市場交易現在也基本圍繞一些知名主機廠的近態,譬如華爲、宇樹、Figure AI,深挖他們代表不同關鍵部位的供應商,這些主機廠未來還有可能爆發巨大動作。

但擴編的性價比不如縮圌,原因在於格局在逐步明朗化,把握各個條線的核心品種纔是重中之重,估值擴張後還應該繼續關注訂單落地和業績兌現等情況。

革命性的迭代,在我們印象中的近兩年里已經迸發多次。

這種量級的大產業,不會一兩年就走完整個發展過程,花10-20年是很正常的,現在早期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沒有結束,應用也纔剛露尖尖角。

言下之意,看不懂的,或許真沒關係。

機會多,投資方式,也很多。(全文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