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多家光伏企業披露半年報預吿 通威股份等下半年有望率先破局

隨着光伏行業步入新一輪調整週期,在市場競爭加劇與全球需求增速放緩的雙重挑戰下,產業鏈企業的長線生存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近日,多家光伏企業披露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吿,業績同比轉虧。

近年來,光伏行業經歷了從爆發式增長到逐步迴歸理性的過程。隨着產能的快速釋放,全球需求增速有所放緩,同質化競爭問題日益凸顯。光伏產業進入了一個既充滿挑戰又孕育機遇的新階段,企業的長線生存能力成為決定其能否穿越週期的關鍵因素。

通威股份作為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憑藉其深厚的行業積澱和前瞻性的戰略佈局,展現出了強大的綜合競爭力。業內專家透露,光伏週期運行至目前階段,就已披露預吿的企業來看,業績表現是在市場預期之中的;隨着行業供需格局的逐步改善,價格底部已至,通威股份等一眾光伏企業有望在下半年率先迎來業績拐點。

新技術與高性能,展示產品"硬實力"

在電池技術上,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通威股份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以此實現光伏週期的破局。公司不僅在現有技術上持續優化升級,同時積極佈局新技術領域以應對未來市場的變化。

TOPCon作為當前光伏電池技術的熱點,通威股份在此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TOPCon電池產能已達到相當規模,並計劃通過PERC產能改造進一步提升TOPCon產能。據公開信息顯示,預計今年年底,公司TOPCon將擁有100GW的產能,將顯著提升公司在N型產品市場的競爭力。隨着TOPCon組件滲透率的持續提升,通威股份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市場份額的穩步增長。

除了專注於TOPCon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通威股份還在HJT、XBC、鈣鈦礦/硅疊層電池等前沿技術上進行了深入佈局。其中,HJT技術作為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的有力競爭者,通威股份已建成了我國首條GW級HJT生產線。6月6日,位於成都雙流的通威全球創新研發中心1GW HJT+THL 研發線的電池首片下線,標誌着設備和工藝全線跑通。後續公司將持續圍繞該中試線進行指標優化,進一步推動HJT技術向規模量產條件靠近。

在組件方面,通威股份同樣表現出色。當前,公司已構建起囊括 TPC、TNC、THC 等差異化電池技術路線和多樣化組件技術的豐富產品矩陣,並完成高價值矩形電池組件新品開發,同時導入雙鍍玻璃、反光匯流條、間隙貼膜等提效手段,來滿足全球光伏裝機日益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及終端客户更高功率組件產品的需求。

低成本與新訂單,雙重賦能增長預期

得益於佈局規模與新技術突破,通威股份在多晶硅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優勢,其中成本優勢尤為凸顯,這也成為公司突破行業週期的有力武器。

通威股份自主研發的"永祥法"技術已更迭至第八代,高純晶硅產品純度可達到99.9999999%以上。公司雲南20萬噸和包頭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均採用以上技術,在工藝設計先進性、系統運行可靠性、生產管控智能化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和提升。公司表示,憑藉規模化效應及工藝管理優勢,預計新項目單萬噸投資成本降至5億元左右。

東吳證券近期研報指出,隨着通威股份雲南20萬噸硅料今年二季度投產,以及內蒙20萬噸硅料後期投產,其年底整體產能將達85萬噸,在2024-2026年有望擴展至80-100萬噸,同步內蒙及四川工業硅項目,成本優勢進一步增強。同時,公司N型硅料佔比已超90%,生產成本降至4.2萬內,在當前硅料成本品質不斷加劇的競爭中持續夯實龍頭地位。

憑藉低成本優勢疊加卓越產品性能,通威股份在市場上贏得了廣泛認可,迎來了新訂單放量的時期,持續提升公司今年產能消耗的市場預期,而公司業績也有望隨着行業需求回暖、價格反彈迎來環比改善。

據公司近期披露的公吿,今年以來公司已獲得多個國內外大訂單,例如5月通威股份宣佈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與隆基綠能及其9家子公司簽署高純晶硅產品銷售合同,約定2024年至2026年期間,隆基綠能及其子公司合計採購通威股份不少於86.24萬噸高純晶硅產品,合同預計總金額約為391億元。光伏行業進入下行週期,保證訂單和出貨才是王道,隨着行業產能的有效出清和公司新訂單的陸續交付,通威股份有望在未來持續鞏固提升市場佔有率。

在光伏行業調整週期中,通威股份憑藉其在持續降本、技術創新、現金儲備及產能佈局上的顯著優勢,展現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未來,通威股份將繼續秉承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加大在新技術和新產能上的投入力度,鞏固和擴大在全球光伏市場的領先地位,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