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概念拉昇,嘉元科技、容百科技升超12%,博時基金科創新材料ETF、南方基金科創材料升超3%。國泰基金新材料50ETF、天弘基金新材料ETF、華夏基金新材料50ETF、華寶基金新材料ETF升超1.5%。
科創新材料ETF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從科創板市場中選取50只市值較大的先進鋼鐵、先進有色金屬、先進化工、先進無機非金屬等基礎材料以及關鍵戰略材料等領域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科創板市場代表性新材料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權重股分別為滬硅產業、西部超導、凱賽生物、安集科技、容百科技、天嶽先進、天奈科技、金博股份、金宏氣體、廈鎢新能等。
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十大權重股
新材料ETF、新材料50ETF跟蹤的是中證新材料主題指數,該指數選取50只業務涉及先進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無機非金屬等基礎材料以及關鍵戰略材料等新材料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新材料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中證新材料主題指數權重股分別為寧德時代、萬華化學、隆基綠能、北方華創、通威股份、華友鈷業、三安光電、TCL中環、寶豐能源、格林美等。
中證新材料主題指數十大權重股
固態電池概念股爆發,帶動新材料指數上升。
消息面上,4月8日晚,上汽集團旗下智己汽車在上海正式發佈智己L6智能轎車。智己汽車方面介紹,該車型為全球首次搭載量產“超快充固態電池”的車型,智己L6將引領新能源汽車進入“固態電池時代”。
嘉元科技4月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高度重視研發創新工作,時刻關注電池技術路線的發展變化,公司有開展固態電池所需負極集流體產品的相關研究。
光大證券發佈研報稱,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共同研發的第一代固態電池已開始排產。半固態路線對於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更迭小,被視作全固態的過渡路線,半固態電池供應鏈與現有供應鏈的重合度高,對產業鏈衝擊有限,將優先從航空飛行器、醫用、消費電子等高端場景開始商業化。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未來固態電池材料體系全面優化,產業鏈存在較多潛在機會。其中,電解質為固態電池關鍵創新點;正負極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打開高鎳三元、硅基負極乃至鋰金屬負極的應用空間;封裝多采用軟包路線,鋁塑膜需求也有望提升。
國海證券表示,近期多家企業的固態電池在性能提升、量產進度等方面不斷推進,有望加速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半固態電池拐點已至。預計在2030年,全固態電池有望全面實現商業化。
山西證券認為,新能源車和動力電池需求回暖,汽車以舊換新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小米SU7等電動車持續推出,有望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碳酸鋰價格上升帶動鋰電產業鏈價格上升,長期來看,車企為保證利潤或將給上游傳導降本壓力,供給端產能尚未出清,預計產業鏈價格後續或將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