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A股市場延續向好態勢,自週三起,兩市成交額連續3日破萬億。上證指數週升0.74%,深證成指周升4.03%,創業板指周升3.74%。
盤面上,液冷服務器、光刻機、工業母機、F5G概念、汽車等板塊升幅居前。銀行、旅遊、啤酒、豬肉、港口航運等板塊跌幅靠前。
後市市場將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彙總。
1. 中金公司:關注兩會期間政策紅利
後市來看,臨近兩會重點關注後續兩會召開期間的經濟目標及政策落實,以及各部委工作重點等。
市場層面,指數前期連續反彈且仍在關鍵整數關口附近,不排除仍有交易層面因素導致的擾動,但目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於歷史偏底部位置,與全球市場比較也處於明顯偏低水平,短期修復行情仍有望延續,中期走勢則取決於政策環境,尤其是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協同發力。
行業配置上,年初至今調整較多且近期有科技進步預期驅動及新質生產力相關政策催化下的TMT領域仍有望有相對錶現,互聯網、計算機、電子板塊有望繼續活躍;臨近兩會結合穩增長政策預期的抬升,設備更新和消費品相關板塊可能有階段性機會;高股息領域注意把握配置節奏。
2. 中信證券:把握修復行情,關注右側信號
市場整體流動性已擺脱困局,成交逐步抬升,投資者情緒明顯修復,主題催化逐漸增多。活躍資金倉位依然較低,在反彈行情不斷超預期的吸引之下有望回補倉位,長線資金在資產荒背景下仍然會逢低佈局紅利資產,我們預計後續行情大概率繼續呈現槓鈴結構,建議積極參與。
不過,隨着私募倉位的進一步提升以及一季報的臨近,建議兩會後保持耐心,待右側確認信號出現後,才是全年更佳的佈局時點。
配置上,首先,在資產荒背景下,央企紅利低波和高股息板塊仍是大體量增量資金的首選底倉配置方向,構成槓鈴結構的一端。其次,成長板塊可關注新質生產力相關主題,重點包括新型要素建設(數據、算力)與配套(能源、材料、基礎軟件、基礎裝備等),以及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的大模型應用、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新材料、衞星互聯網、低空經濟、生物技術等,構成槓鈴結構的另一端。最後,港股中的消費、互聯網等白馬品種已極具長期配置價值和新興市場組合中的相對性價比優勢,可積極佈局參與。
3. 國泰君安:關注新老主題輪動
主題延續高熱度但分化加劇,產業政策催化下新主題開始湧現。熱點主題成交額和換手率顯著提升,大類主題普升但升幅均有所收斂,消費電子/信創/新能源相關主題領升,AI算力主題升幅邊際回落,自主可控等前期走勢平淡的科技主題熱度提升,而央企、煤炭相關主題由升轉跌且資金轉為淨流出。融資買入額延續淨流入狀態,融資買入額佔A股成交額比例維持平穩。
預計短期主題熱度有望維持,主題方向的選擇需密切跟蹤新興科技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突破,結合近期產業政策新變化尋找主題方向,並注意新老主題輪動。
4. 中信建投:風險偏好修復,基本面復甦進度待觀察
對於市場而言,2月初以來已演繹了近三週長的修復行情(剔除交易日),後續走向的關鍵在於兩會定調,若能夠有進一步穩經濟相關政策出台、釋放逆週期調節強化信號,則積極情緒有望延續;若政策導向更偏向高質量發展和調結構,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關注高端製造+科技成長方向。
配置建議仍以高股息為底倉,高景氣科技作為進攻,建議逐步從超跌反彈、普升修復聚焦到景氣和一季報具備支撐的方向如算力、電子(華為鏈/存儲/半導體設備)、面板、機器人、智能車等。
5. 民生證券:基本面的“信號槍”響,超越紅利
基本面的積極變化正在發生,市場指數層面的機會仍在,然而過去兩週風險偏好驅動的主題投資行情至少已經從交易層面達到了2023年11月和4月左右熱度,需要進一步產業趨勢驗證,否則將進入高波動區間,未來市場主線將向基本面進行迴歸。
配置上,上游資源類資產依然是首要推薦:油、銅、煤炭、資源運輸(油運等)、鋁和貴金屬。其次,圍繞滬深300,部分傳統制造類龍頭公司開始出現機會,分佈在(船舶製造、重卡、鋼鐵、化工、家電、造紙)等領域,以及萬得克強指數相關的紅利資產(銀行、建築、水電、燃氣、鐵路等)。
6. 海通證券:短期行業或輪升,中期重點關注白馬
歷史上市場低點的第一波反彈期間市場往往呈現各行業輪升特徵,我們認為本輪反彈行情或也類似,短期內行業有望迎來輪升。中期來看需要關注白馬股,當前白馬板塊跌幅已顯著,估值處在歷史低位,24年政策或進一步加碼,宏微觀基本面有望改善,白馬股有望佔優。
配置上,重視受益於兩會政策催化的硬科技製造及醫藥,硬科技製造重點關注電子、數字基建和數據要素、AI應用,醫藥重點關注24年業績望佔優的創新藥/血製品/高值耗材。此外,近期管理層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做出多項部署,未來產業併購正在成為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主流和監管重點支持方向,關注上市公司治理改善帶來的投資機會。
7. 招商證券:供求改善,風格生變
展望3月,前期流動性衝擊和流動性回補所造成市場大波動基本吿一段落,市場逐漸迴歸到相對平復的狀態。市場將會重新回到經濟基本面、企業盈利和資金面邊際供求等關鍵因素。基本面和流動性保持弱改善的狀態,市場在快速上行後有望逐漸趨於平穩震盪上行。
風格層面,龍頭風格迴歸,從紅利策略到紅利成長。行業層面,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醫藥領域細分行業的龍頭,行業上重點關注醫藥、食品飲料、零售社服、輕工製造;科技領域仍建議關注電子板塊(消費電子、半導體)。
8. 光大證券:A股市場春季盎然
雖然今年的春季行情“姍姍來遲”,但從歷史規律來看,春季行情遲到的情況並不少見,並且晚啟動的春季行情其持續時間並不一定短,且升幅並不一定低。此外,歷史來看,若一季度出現降息降準,當年的春季行情通常更加強勢。兩會召開在即,政策預期升温有望支撐A股市場延續強勢表現。
市場風格或將偏向順週期,一級行業方面建議關注石油石化、家用電器、交通運輸、電子、煤炭及基礎化工等行業。
9. 中泰證券:預期好轉但尚未反轉
市場對經濟偏悲觀的預期已經有所改善,但還沒到預期反轉的階段,政策力度和效率、地產基建景氣度仍是左右趨勢的核心觀測因素,在此基礎上,我們建議關注以AI為代表的科技成長、以煤炭有色為代表的上游供需缺口方向,對高股息資產則可以逐漸鬆綁。
10. 華安證券:政策預期即將明朗
2月市場超預期大升收官,進入到3月,市場將重點聚焦下週即將召開的兩會政策定調。展望後市,短期內市場反彈情緒仍在,但市場聚焦點已從產業技術變革sora轉為兩會政策預期的驗證,即此前市場略偏樂觀的重點預期方向能否落地。若整體弱於市場預期,在市場2月反彈已有可觀幅度的情況下,市場或進入到震盪局面。而對於即將召開的“兩會”政策定調上,我們認為與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基調區別較小,但當下對於“新質生產力”的推進或將帶動市場出現新的熱點。
行業配置:繼續把握泛TMT、春季開工、穩健資產及出口機會,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