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為了把酒精賣給年輕人,臉都不要了
格隆匯 09-18 20:29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現在非常火爆的“白酒+”的營銷出圈現象。

但這次不聊它們的投資邏輯,就只單純從社會角度去説一些個人的另類看法。

本人是南方人,家族和很多親戚都是缺乏分解酒精所必需的乙醛脱氫酶(ALDH)人羣,也就是酒精不耐受,俗稱喝酒容易“一杯倒”和紅脖子,這樣的人羣對於高度酒致癌概率比有(ALDH)的要高出很多倍。我老家有幾個關係較勁的親戚都因為酗酒犯過大事,其中有2個因為經常醉酒打老婆導致家庭破裂的,甚至本人父親也是可能是經常喝高度酒才導致患癌早走的,所以本人對白酒從來感到厭惡。

所以文章觀點或有很多個人情緒侷限和偏見,權當個人腦洞,敬請包涵。

正文:

對如今很多年輕人來説,難喝又致癌的高度酒,他們既買不起,也不想碰。

他們更愛喝的是果汁茶飲氣泡水,咖啡奶茶低度酒這些軟飲料,雖然不一定健康,但起碼比白酒好喝和時尚。

近些年來,無論是白酒,還是啤酒的產銷量,都在明顯下滑收縮,之所以他們的上市企業市值還能不斷攀升,主要靠的是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大洗牌之後,品牌開始得到溢價,以及消費升級(包括通貨膨脹)帶來的不斷升價。

從整體銷量看,隨着人口紅利消失,老一兩輩白酒消費羣體的逐漸減少,年輕人又對高度酒不感冒,導致白酒消費羣體逐漸出現斷層,這個行業是會逐漸收縮,即使不收縮,也基本不可能再放量上去的。

按照既往趨勢,如果不出意外,這個行業的高光時代恐怕會逐漸成為過去式,成為有業務基礎但增量緩慢、靠着持續升價支撐增長的普通行業。

最終迴歸到柴米油鹽姜醋這類的基礎消費行業(除了茅台這種被資本大抱團催化出金融屬性外)。

但沒想到的是,現在,這些白酒公司為了未來業績發展,都開竅了,怪招盡出,想盡一切辦法戰略年輕人的心智。

年輕人買不起?沒關係!拆開了一滴一滴賣給你。

年輕人不想喝?沒關係!醬香冰淇淋,醬香咖啡,醬香巧克力,要不要來嘗一嘗?

不嘗?看看你身邊朋友都試過了,你不試的話合適嗎?

幾十塊錢,又不是買不起。

果然,年輕人上套了。

左手一杯醬香拿鐵,右手一支醬香冰淇淋。

享受別人羨慕的眼光,好潮好嗨喲。

出一款,爆賣一款,資本、企業和媒體都嗨翻了。

但這都算個啥玩意啊?!

先不説這些高度白酒配的食品到底還不好吃,就説這樣的黑暗料理式就讓人覺得有點硬搭的尬。

曾經的高高在上,如同奢飾品那樣的距離感呢?

怎麼,年輕人喜歡什麼就蹭什麼,臉都不要了嗎?

老用户韭菜買不動了,要培育新用户韭菜了嗎?

我不否認,白酒企業要搞營銷謀發展,是它的權利。

我也不否認,白酒行業對促消費促經濟和對税收的貢獻價值。

我也不否認,年輕化營銷策略對它們來説沒有什麼不妥。

相反,從資本的角度,它們做得確實很對很有效,長期以往一定能夠為將來培養大批的潛在消費羣體,業績發展也可以鬆一口氣了。

但是,從個人角度看,這樣的做法,就讓人感到有點火大!

為什麼?

大家不要忘記了酒精是什麼東西?它可是世衞組織定義的一級致癌物啊!

而且酒精度越高,喝得越多,致癌的機率就越高!

在中國,有約50%的人羣缺乏分解酒精的乙醛脱氫酶,男性新發癌症病例中,與酒精直接相關的病例超過6.8%,是全世界最高由酒精緻癌率的地區之一。

2022年,中國和美國將分別有約482萬和237萬例新發癌症病例,以及321萬和64萬例癌症死亡病例,中國癌症新發病例數約是美國的2倍,死亡病例數約是美國的5倍。按照男性患癌數量和由酒精緻癌比例算,僅由酒精緻癌的男性病例就超過15萬例。

中國每年有超過70萬人因酒喪命,因為酒駕致死的數量超過10萬人,因酒精緻癌的比例十幾萬,因為酗酒鬧事的案例不計其數。

因為這樣,所以國家一直三申五令嚴禁酒駕,嚴禁向未成年人賣酒,官媒一直在嚴批酒桌文化,醫學界也一直在勸導戒酒,可謂是處處都在努力堵防過度飲酒。

沒想到,這些白酒企業倒好!

為了自己的業績發展,不斷變着戲法搞滲透到年輕人羣體,要從小培養他們的對酒精的接受感,千方百計攻破年輕人的防線。

雖然這些含酒精量不高的新產品沒有觸碰法規要求,也不會對健康有什麼重大不良影響。

但這種為了一自私利,罔顧國家有關政策精神和人民健康安全,不斷刻意引導和培育年輕人接觸白酒、喝白酒的行為,就讓筆者感到一陣膈應。

可惜的是,對於這些行為,資本和媒體無不是吹捧上天,盛讚它們敢於打破傳統,敢於改革創新,不斷出圈,再創輝煌。卻沒有任何一個從關注年輕人健康的角度去質疑的發聲,這讓我感到有種説不出的悲哀。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