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5月16日丨恒瑞醫藥今日盤中大升,升幅近5%。消息面上,5月15日創新藥龍頭恒瑞醫藥公吿,公司擬以6億元-12億元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為不超過70.14元/股。
恒瑞醫藥帶動創新藥ETF上升,建信基金創新藥50ETF、銀華基金創新藥ETF、廣發基金創新藥ETF 、創新藥ETF易方達、工銀瑞信基金創新藥產業ETF、摩根基金創新藥企ETF、南方基金創新藥指ETF上升,本週以來升幅超3%。
創新藥ETF跟蹤的是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該指數選取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作為待選樣本,按照市值排序選取不超過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為樣本股,反映創新藥產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成分股主要來自生物醫藥、化學制藥、醫療服務行業,整體研發支出佔比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目前市場上有7只創新藥ETF,其中銀華基金創新藥ETF最新規模84.71億,廣發基金創新藥ETF 最新規模34.54億,是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兩隻創新藥ETF。
近兩年醫藥股下跌,創新藥ETF今年年線收綠。醫藥看似低迷,實則默默發力,今年以來,資金不斷入場抄底,部分醫藥ETF份額創出新高。
廣發基金稱2023年較為看好創新藥行業的投資機會,一方面,近年醫保常態化等政策持續鼓勵創新藥發展,醫保談判釋放創新藥温和降價信號。另一方面,國內藥企積極推動國產創新藥進入醫保,未來將帶來較大放量預期。此外,創新藥企業加速出海腳步,不少國內上市公司的創新藥研發在國內乃至世界均處於領先地位,未來國內龍頭創新藥企業有望迎來爆發。
鵬華基金經理金笑表示從2023年開始醫藥會是一個大年,2023、2024年都會有層出層出不窮的醫藥投資機會,看好醫藥底層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有增量資金不斷入場。醫藥板塊從2021年二季度達到高點,一直到2022年的三季度,連續跌了一年半。但是,醫藥基金即便是在最悲觀的時候,都在淨申購,醫藥總盤是在不斷的增長,現在大概有4000多億的規模。隨着醫藥進入上升趨勢,增量資金的入場速度還會提升,所以這個板塊一定要重視。
第二,醫藥是一個不斷有增量資金入場的核心主賽道,但全市場基金對醫藥的持倉反而在大幅度的砍倉。從2021年的二季度一直砍到2022年的三季度,全基對醫藥的持倉只有4%,這是近10多年以來最低的水位,其中還包括很多大的白馬股。這個現象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這也代表了醫藥板塊的底部。從去年四季度最新披露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拐點已經出現了,全基對醫藥的持倉從4%上升到了5%左右。做一個大膽的判斷,未來三年醫藥新週期開啟,全市場基金對於醫藥的持倉會從低點的4%逐漸上升到15%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