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一季報逐漸披露,業績大幅增長個股受到資金青睞。
4月20日,多家一季報高增長股大升,鐵科軌道20CM升停,藍色光標升超18%,貝斯特、史丹利升超5%,中曼石油升超3%。
消息面上,鐵科軌道公吿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長197.68%;貝斯特公吿一季度淨利同比增41.69%;藍色光標一季報同比增長355.10%;中曼石油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93.4%。
從過往狀況看,A股存在顯著的“一季報效應”,一季報業績表現較好的公司通常在未來一段時間也會有更好的表現,基本面表現或成為下一步行情的風向標。
4月為A股業績披露高峯期,一季報行情也正在穩步開啟中。Wind數據顯示,4月19日有161家上市公司披露完2023年一季報。合計歸母淨利潤為274.01億元,較2022年一季度266.04億小幅增長3.0%。
目前還有287家上市公司已公佈2023年一季報業績預吿,其中業績預喜共有210家,佔比達86.78%。而業績預減、首虧、續虧等不佳僅有76家,比例不高。可見從一季報業績預吿來看,絕大多數業績也不錯。
疊加上述已經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合計超過400家來看,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經營較好,盈利和增長佔據絕大多數。
具體到個股來看,萬華化學、廣匯能源、中國聯通等7家公司歸母淨利潤領先,均超10億元。緊隨其後的藏格礦業、長春高新、片仔癀等54家公司淨利潤超過1億元,而其餘上市公司淨利潤在1億元以下,甚至有所虧損。
從業績增幅來看,英威騰、巴比食品、長虹美菱、金迪克、眾興菌業、新聯電子等6家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倍。
細分到板塊來看,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速較高的行業包括:軟件及服務、保險、農業、電力電氣設備和旅遊酒店及餐飲等。
從目前公佈的一季報業績趨勢來看,當前在新能源和醫藥生物等方向已經出現了大量具有較高估值性價比的品種。
展望後市,從過往狀況看,A股存在顯著的“一季報效應”,一季報業績表現較好的公司通常在未來一段時間也會有更好的表現,基本面表現或成為下一步行情的風向標。同時市場經歷2月以來的調整後,估值整體不高,經濟週期仍處於復甦初期,而且一季度盈利有望成為全年底部且逐季改善,市場中期機會仍大於風險。
3月份以來,市場關注的核心主線是以AI為代表的主題行情,但其業績仍然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在一季報之後,市場如果開始更加關注業績主線,市場風格或將出現一定的變化。
A股素來有“春季躁動、四月決斷”的現象,即一般來説市場會在一季度出現市場的躁動,表現為主題投資活躍、市場換手率提升、行業輪動加快等現象。
4月份,業績對於市場的主導力量將會增強,相較於一季度“炒預期”階段的風格混亂,此時景氣投資的有效性顯著回升。一季報作為全年第一份盈利線索,對於4月個股的超額收益有着最強的指示意義(4月>1月>7月>10月)。
從歷史數據來看,2009年以來,有8次全年的市場主線都出現在3-4月,比如2009年的煤炭,2016-2017年的白酒,2020年的新能源和白酒,2021年的新能源和煤炭,都是在4月前後突圍並且領升全年。
這種現象在2016 年後更為明顯,有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2016年後機構在A股的定價權更為明顯,外資、公募更偏好在一季報公佈後、對全年各賽道增長有基本判斷的基礎上進行交易。
回顧過去行情來看,二季度定主線這一現象是A股業績週期、政策週期與經濟活動週期多方面因素疊加後的結果:
(1)三季報後進入近半年的業績真空期,業績預期分歧加大,次年4月後分析師基於一季報對次年增速達成階段性共識;
(2)當年12月經濟工作會議至次年3月兩會間政策預期活躍,4月後形成共識;
(3)商業活動受春節影響在一季度偏弱,二季度後逐步恢復,中觀數據的可見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