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佈由我國牽頭組織制定的《面向工業自動化應用的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這也是全球首個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國際標準。
該標準由我國牽頭,德國、法國、韓國等國專家與我國共同研製。自2018年項目啟動至2022年標準發佈的4年間,面對全球疫情暴發及技術協調難度大的挑戰,工作組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順利完成各項工作。
據悉,該標準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核心基礎類標準,首次規範了工業互聯網系統的端邊雲架構,有效填補了國際標準空白,對於規範各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架構建設,促進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產品的全球應用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標準的成功發佈也意味着我國工業互聯網系統的技術發展水平和應用推廣成效得到國際認可,有力地支撐全球工業互聯網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日前,《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應用水平與績效評價》、《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實施指南第1部分:總則》、《工業互聯網總體網絡架構》三項國家標準接連發布,有助於加快構建高質量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有助於引導全行業全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對於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新工業革命的基石,我國也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
2017年11月,國務院就出台了《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該文件被視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頂層架構,同時也標誌着發展工業互聯網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2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明確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2022年4月,工信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拆解工業互聯網建設的任務、明確對應的保障性措施及年度目標成果。
今年以來,我國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基本建成,國家頂級節點日均解析量顯著提升。工信部相關人員表示,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正處於起步探索轉向規模發展期,工業互聯網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助力製造業、能源、礦業、電力等各大支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4.2萬家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註冊量同比增速超過800%。
僅2022年上半年,我國就新增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3.4萬家,同比大幅增加147.3%。近十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註冊量規模穩步擴大,每年同比增速集中在18%至35%之間,2019年註冊量突破4000家,同比增加32.3%至4084家。
華龍證券研報指出,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
附概念股
華中數控:基於NC-Link機牀互聯互通標準,公司參與了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邊緣計算等國家級項目,為公司帶來一定收益的同時,也促進公司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和產品處於領先地位。
東土科技:主營業務為工業互聯網核心硬件及軟件技術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有兩大類,分別為工業互聯網設備及其配套軟件、大數據及網絡服務。
工業富聯: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為客户提供以工業互聯網平台為核心的新形態電子設備產品智能製造服務,自主研發工業互聯網平台BEACON平台。
海得控制:主營業務是基於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領域,圍繞工業用户的行業應用需求,開展以控制技術和工業信息化相融合為主要特徵的軟硬件產品,成套系統與工程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盈趣科技:以大數據、盈趣雲架構為基礎的UMS聯合管理平台,高效集成企業資源計劃(ERP)、辦公協同(OA)、項目管理(PLM)、客户管理(CRM)、人力資源(HR)、企業知識庫(WiKi)、固定資產管理等信息管理軟件,專注為傳統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不同應用層級的生產自動化及信息化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規模企業對管理軟件的差異化需求。
英威騰:工業互聯網系統採用設備感知層、通信層、中間平台層、業務層四層架構設計,方便擴展、對接多種應用,可為行業用户提供工業物聯網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