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故及歐洲天然氣暴漲的刺激,天然氣板塊強勢拉昇,凱添燃氣漲超10%,德龍匯能漲7.63%,山東墨龍漲6.37%,九豐能源、南京公用、水發燃氣漲超3%。
當地時間9月27日,據丹麥廣播電視台報道,“北溪-1”天然氣管道在兩個地方發生泄漏。兩處泄漏都發生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東北部,一處在丹麥境內,另一處在瑞典境內。
同時,市場擔憂歐洲天然氣供應,歐洲天然氣期貨盤中一度漲至212.415歐元,漲幅達22.19%。
來源:ICE
據報道,兩次爆炸分別發生在格林尼治時間26日零時03分和17時04分,瑞典海事局隨後發出有關氣體泄漏的警吿。瑞典國家地震台網地震學副教授比約恩·倫德説,能清楚地看到事發水域的海浪如何從底部反彈到水面,這意味着“發生了爆炸”。其中一次爆炸產生相當於2.3級的地震,瑞典南部30個測量站都探測到此次爆炸。
丹麥能源署也證實,26日丹麥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發現一個泄漏點不久,“北溪-1”管道又發現兩個泄漏點,分別位於丹麥和瑞典附近水域。丹麥能源署署長在新聞公報中説,天然氣管道出現泄漏是極其罕見的。
“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現場
俄羅斯“北溪-1”項目運營方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27日發表聲明説,“北溪-1”和“北溪-2”海底輸氣管道的三條管線一天內同時發生損壞的情況前所未有,目前尚無法評估維修時間。
德國聯邦經濟部表示,繼“北溪-2”天然氣管道之後,“北溪-1”管道也出現了壓力下降的問題。但相關部門表示,不會對能源供應安全和環境造成影響。德國方面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仍不清楚壓力下降的具體原因。
據瞭解,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是兩條並行從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管道。“北溪-1”天然氣管道於2011年建成,從俄羅斯維堡,經過波羅的海海底到達德國。此前由於多處設備故障,“北溪-1”天然氣管道宣佈無限期斷供,直至故障排除,加劇了歐洲能源危機。
“北溪-2”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五家歐洲公司的合作項目,於2021年9月建設完成,12月完成注氣,每年可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由於美國等國的反對,“北溪-2”一直未能獲得運營許可。
近期,全球天然氣價格再度迎來大幅上漲局面。
此前受“北溪-1”停氣影響,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不斷刷新階段高點,自3月以來首次突破3000美元/千立方米,基準天然氣期貨升至往年同期15倍。美國天然氣期貨報價近期也達到創紀錄高點,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天然氣主力9月份合約創下新高,達到9.79美元/百萬英熱,創2008年來新高。
展望下半年的供需形勢,我國天然氣市場或仍將維持緊平衡狀態。受到俄羅斯減少對歐天然氣供應量以及東北亞補庫需求提升的影響,今年冬季國際天然氣價格或將持續高位運行。
光大證券指出,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中長期上游資本開支不足造成原油供給增長乏力,預計中長期內油價將維持中高位;歐洲天然氣危機持續發酵,天然氣有望維持景氣。
投資建議: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能源價格屢創歷史新高,我們認為應當關注兩條主線:1)主線一,受益於油氣價格上漲的上游及天然氣、油服板塊;2)主線二,歐洲天然氣短缺或將影響化工品供應,關注歐洲產能佔比較大的維生素、聚氨酯、蛋氨酸、抗老化助劑、環氧丙烷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