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製造:地產表現仍疲軟 1-7月傢俱零售額同比-8.6%
2022 年1-7 月全國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6.6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7.1%,降幅較2022 年1-6 月擴大0.5pct。單月數據看,2022 年7 月全國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8030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3%,環比下降47.0%。 全國一、二線及重點三線城市1-7 月新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33.78%,其中7 月成交面積同比-33.03%。整體上看,1-7 月全國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8649 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3.78%,較1-6 月降幅收窄0.13pct;單月看,2022 年7 月全國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1308.13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03%。分城市等級看,2022 年1-7 月30 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成交面積1800 萬方,累計同比下降29.95%,其中7 月成交323 萬平方米,同比下滑5.73%;1-7 月二線城市成交面積5082 萬方,累計同比下降29.91%,其中7 月成交731.22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85%;1-7 月三線城市成交面積1767 萬方,累計同比下降45.48%,其中7 月成交253.91 萬平方米,同比下滑43.91%。 九大城市二手房1-7 月成交面積同比下降19.56%,其中7 月同比回升6.61%。 2022 年1-7 月九大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3668 萬平方米,累計同比減少19.56%,較1-6 月降幅收窄4.03pct,其中7 月二手房成交面積649 萬平方米,同比回升6.61%。 住宅新開工面積1-7 月累計同比下滑36.8%,7 月單月同比減少45.1%。2022年1-7 月全國住宅新開工面積5.59 億平方米,同比下滑36.8%,其中7 月單月,全國住宅新開工面積7118 億平方米,同比減少45.1%,較6 月單月降幅擴大0.2pct。 商品房住宅累計竣工面積同比下降22.7%,7 月單月同比下降37.5%。2022年1-7 月全國住宅竣工面積2.33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2.7%,其中7 月單月全國住宅竣工面積2421 萬平方米,同比下滑37.5%。 1-6 月精裝修開盤套數累計同比下滑48.9%。據奧維雲網數據,2022 年1-6月精裝新開盤房間累計數量70.5 萬套,同比下滑48.9%。精裝市場過去幾年持續高增長,高基數壓力下今年精裝市場呈現負增長,長期看精裝滲透率提升趨勢不改。 2022 年1-7 月全國傢俱零售額累計同比減少8.6%,7 月單月同比減少6.3%。 2022 年1-7 月全國傢俱零售額864 億元,累計同比減少8.6%,其中7 月單月全國傢俱零售額134 億元,同比減少6.3%。2022 年1-7 月全國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7603.66 億元,累計同比上漲32.88%,其中7 月單月全國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1118.10 億元,同比上漲22.52%。2022 年7 月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為116.02,同比下降4.82 點,環比下降0.42 點。 原材料方面,MDI 價格同比下降,環比基本持平;TDI 價格同比漲幅明顯,環比有所下降;鋼材價格同比、環比均有下降。1-7 月,MDI 均價21911.89元/噸,同比下降1.93%,其中7 月均價21523.81 元/噸,環比6 月增加0.6%。 1-7 月,TDI 均價17930.42 元/噸,同比上升22.96%,7 月均價16811.90 元/噸,環比6 月降低2.66%。2022 年1-7 月,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均值為132.23,同比下降6.4%,7 月單月均值為115.51,同比下降22.54%,環比6 月下降11.10%。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家裝多為剛性需求,伴隨疫情逐步控制,終端需求或將持續釋放,訂單有望迎來修復。堅定看好以內銷為主的家居零售板塊,軟體板塊推薦【喜臨門】、【顧家家居】,定製板塊推薦【歐派家居】、【索菲亞】、【志邦家居】。 風險提示:裝修需求低迷;交房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波動;應收賬款計提風險。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