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芯片半導體繼續強勢發力,截止發稿,N廣立微股價大漲超150%,國芯科技、芯原股份20cm漲停,華峯測控漲超17%,概論電子漲超16%,龍芯中科漲超13%,晶方科技、中京電子、斯達半島、華天科技、新潔能、大港股份等多股漲停,其中大綱股份4連板。
近期地緣局勢問題,國產替代技術及產品被高度關注,成為逆勢上漲的景氣板塊。一直以來,國家推動國產自主軟件有很強的政策指導刺激,未來為了和美國繼續在高科技領域裏競爭以及解決卡脖子問題,我們國家很有可能還會推出更加龐大的振興計劃。
美國白宮最新透露,美眾議院通過的《芯片與科學法案》已提交給美國總統拜登。拜登將於下週二(8月9日)正式簽署法案。
該法案特別要警惕的是,美國準備對用於設計半導體的特定類型EDA軟件實施新的出口限制。據悉,EDA被稱為芯片之母,是整個集成電路的源頭,被廣泛用於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驗證和仿真等各個環節,是設計和製造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芯片至關重要的下一代技術。
從市場價值來看,整個EDA軟件的全球市場規模不足一百億美元,卻撬動了50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可見美國芯片法案用心之險惡。
2015-2020 年,全球 EDA 市場規模從78 億美元增長到115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8.07%。2016-2020 年,中國 EDA 軟件行業市場規模從57.4 億元增長至93.1 億元,複合增長率為12.85%。
國家出台多項EDA扶持政策,《中國製造2025》提出具體目標,2025年包括EDA的集成電路設計業產值達到600億美元,全球佔比達35%。
但總體上,我國在EDA設計領域發展仍較薄弱,在外部壓制下,我國勢必在“卡脖子”領域加速發展,而國際EDA巨頭退出中國市場也必然留下大量空缺。因此,未來國產EDA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攀升,國產替代龍頭相關受益標的值得留意。
與此同時,據市場消息,韓國現代汽車旗下IONIQ 5車型可能要面臨一段時間的停產,原因是向其供應動力模塊芯片(IGBT)的世界第一大車載半導體公司德國英飛凌最近產出大量不合格產品。由於兩個月的芯片全部被廢棄,從本月開始IONIQ5生產中斷的可能性增大。
IGBT器件在新能源汽車主逆變器、車載充電器、升壓換流器及輔助系統中被廣泛應用。其中,主逆變器IGBT以模塊形式為主,純電動車需要1-2個,混動汽車需要2-3個,單價從650元到2000元不等。國信證券胡劍預計,2021年-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將從99.9億元增至318.8億元;中國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將從48億元增至156.7億元。根據NE時代數據,今年5月我國新能源上險乘用車IGBT功率模塊搭載量約29.8萬套,國內廠商已實現大批量供貨。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為IGBT帶來了新增需求。我國新能源汽車在過去的幾年裏實現了銷量的快速增長,根據乘聯會的數據,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從2015年的17.5萬輛增長至2021年的329.1萬輛,複合增速高達63.1%,特別是2021年在新能源乘用車已經有着較大的銷售規模的基礎上實現了181%的銷量增長。
東吳證券研究所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從市場格局上來看,由於外資IGBT廠商業務起步較早,先發優勢明顯,因此形成了當前IGBT市場被德國、日本和美國企業壟斷的格局。目前全球IGBT前五大玩家為英飛凌、三菱、富士電機、安森美和賽米控,其中英飛凌在各個細分市場中都有較大的領先優勢。與此同時,本土IGBT企業也在快速進步,技術上逐漸實現對國外領先企業的追趕,且在客户服務方面更具優勢,能快速響應下游客户的需求,並且產品價格上相比於外資也有一定優勢,有利於下游客户的降本。在目前IGBT下游快速發展,行業供需持續緊張的階段,國產替代將迎來機會,優秀的本土IGBT企業有望在這一輪的行業快速發展中脱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