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7日觸及低點以來,A股市場5月有所反彈,在這一波反彈行情中,汽車、國企改革、基建等相關板塊表現亮眼,新能源相關板塊,諸如光伏、風電等,也有所反彈。
鋰礦股也是不甘落後,板塊指數5月一個月反彈了近30%。今日,鹽湖提鋰板塊走勢分化,川恆過分漲超6%,億緯鋰能漲超5%,欣旺達、藍曉科技漲超3%,天齊鋰業、鹽湖股份跌超2%,盛新鋰能跌超1%。
行業內,“有礦就香”的真理還在持續演繹,各個新能源企業相繼佈局上游鋰礦。近日,整車巨頭比亞迪在非洲覓得6座鋰礦礦山,目前均已達成收購意向。消息人士稱,據比亞迪內部測算,在這6座鋰礦中,氧化鋰品位2.5%的礦石量達到了2500萬噸以上,折算為碳酸鋰可達100萬噸。同時他還透露,“在成本方面,每噸碳酸鋰裝車價格肯定是在20萬元以下。”
近年來,新能源大步發展,市場對鋰資源需求增加,相關企業對其進行爭奪的緊迫性增加。
在鋰資源越來越吃香的背景下,鋰礦的價格也是一路走高。此前,四川雅江縣斯諾威礦業發展有限公司54.29%股權的競拍起拍價335萬,最終以20億元成交,價格翻近597倍,創下了業內罕見紀錄。
澳大利亞Pilbara鋰精礦第二次拍賣價為5955美元/噸FOB,運費90美元/噸,共計5000噸(+-10%),5.5%品位基準,計劃2022年6月15-7月15發貨,摺合碳酸鋰成本約41.9萬元/噸。4月27日首次拍賣成交價為5650美元/噸,摺合碳酸鋰成本約為38萬元/噸以上。
相關期貨的價格長期處於高位。碳酸鋰價格在今年3月達到高位之後有所回落,但由於市場整體的供不應求,鋰價年內仍處於高位震盪態勢。據上海有色網最新數據,昨日,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 報462500元/噸;六氟磷酸鋰跌5000元/噸,報279000元/噸;電解鈷跌5000元/噸,報450000元/噸;電解液(磷酸鐵鋰用) 跌2500元/噸,報80000元/噸。
鋰電價格一路走高,新能源上市公司入場搶奪鋰資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保供和降本增效。中信證券指出,鋰礦成為制約鋰供應增長的核心環節,礦價持續走高對鋰價形成支撐。中泰證券也表示,隨着企業復工復產不斷進行,需求恢復預期不斷增強,鋰價有望進入年內回升階段。
另一方面,鋰資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在全球碳達峯的大背景之下,新能源車、儲能等行業發展迅速,而鋰作為鋰電池的核心材料,市場對其的需求加大。掌握鋰資源的價值凸顯。
此外,鋰礦行業上市公司也在積極擴產。5月26日晚間,千億鋰業龍頭鹽湖股份發佈公吿,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落實公司“十四五”生態鹽湖產業發展規劃“擴大鋰”戰略部署,延伸鋰產業鏈,擬投資新建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70.82億元。包括建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年產2萬噸氯化鋰,建設週期24個月。公開信息顯示,鹽湖股份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76.17億元,同比增長152.50%,可見鹽湖股份此次投入資金之大。
對於投入鉅額資金擴產的原因,鹽湖股份分析,新能源汽車產量持續創新高,帶動動力電池需求跳躍式增長,鋰鹽逐漸從供需平衡轉變為供應緊張的狀態,僅2021年中國碳酸鋰進口同比增長61.69%,出口同比增長4.71%,未來國內外鋰鹽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因此,開發高附加值、高純度鋰鹽產品是滿足市場需求增長的內在要求。
雖然鋰礦股已經反彈了一段時間,展望未來行情,機構認為,板塊的估值休復還在持續。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2022年下半年,短期壓制新能源金屬板塊估值的因素有望否極泰來。前期鋰板塊回調的本質在於“綠色滯脹”階段行業增速中樞的下移,疊加短期因素的負面影響,目前在估值上體現已較充分。考慮到三季度疫情有望緩解,鋰需求進入傳統旺季,再疊加供給增量有限,鋰價有望迎來反彈拐點,並驅動鋰板塊估值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