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幹翻星巴克!一天狂賣66萬杯,瑞幸這次不急着上市了
格隆匯 05-12 17:56

最近,瑞幸再一次搶佔了頭條版面。

不是因為前陣子與椰樹集團的“土潮”聯名,而是在於它所謂的上市動態。

最近,市場消息稱瑞幸咖啡考慮在香港上市,一時間激起眾人的關注。對此,瑞幸咖啡發表聲明闢了謠。

聲明有兩個重要信息點,第一,公司目前貫徹業務戰略,專注產品和服務;第二,目前沒有赴港上市的計劃,但會繼續觀察資本市場的發展。

圖片來源:官網

事實上,今年以來,市場上常有聲音傳出瑞幸上市的消息,但瑞幸對此都持否認態度。截至5月11日美股時間,瑞幸在粉單市場總市值17.77億美元。

圖片來源:富途

經過了財務造假的這一遭,瑞幸如今的每一步都在試圖走穩,想要經得起敲打,畢竟,從谷底的造假中概股回到全民追捧的咖啡界寵兒,不是什麼常有的事。

01

爬出谷底活下來

每次提到瑞幸,大家都會覆盤一下它那趟反映悲喜百態的中概股之旅。

這不是在反覆戳痛點,而是瑞幸必須邁過去的坎,是需要牢記的一次教訓,更是一種警鐘的長鳴。

2019年5月瑞幸咖啡高調登陸納斯達克,一舉成為了資本市場的明星標的,不僅為咖啡界帶來了互聯網玩法,也讓人看到了國內咖啡市場的巨大潛力。

不同於很早入華的星巴克,瑞幸不走強調“第三空間”的慢生活路線,反而給咖啡下了新的定義——便宜又好喝。

憑藉燒錢的補貼模式,疊加惹眼的流量營銷,瑞幸擴張得很快,在當時就抓住了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們的心智。

在這種躍進式的攻勢下,資本也着迷於它的發展,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誰也不知道它何時才能盈利。

然而,反噬比明天來得更快,伴隨着渾水的沽空報吿,造假問題浮出水面,最終黯然退市,也為中概股赴美IPO蒙上一層陰雲。

顯然,光靠促銷模式無法延長企業的生命線,關鍵還是得靠產品和服務的優質輸出。

摘掉頭頂的光環桂冠,瑞幸決意深耕產品和服務,而成效如何,通過最新的財務數據可以發現,它算是順利地打了個翻身仗。

根據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經審計的2021年財務報吿,瑞幸咖啡2021財年總淨收入79.65億元,同比增長97.5%,歸母淨利潤6.86億元,而上年同期為-55.89億元;美國會計準則(GAAP)下運營虧損5.391億元,與2020財年的同期(25.873億元)相比,顯著收窄;而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下運營虧損2.363億元,而2020財年虧損為24.938億元。

而受益於自營店同店銷售增長強勁,2021年瑞幸自營門店的營業利潤12.53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虧損4.35億元),首次實現年度轉正,助力了業績的增長。

再看幾組關鍵數據,2021年瑞幸咖啡淨新開門店為1221家,同比增長25.4%,截止到2021年年末累計門店數達6024家,其中,自營門店4397家,聯營門店1627家,一舉超過了星巴克中國的5557家,成為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此外,2021年瑞幸月交易用户數達1300萬,累計交易客户達9200萬;截至2021年年末,瑞幸售出了約4.472億件咖啡、茶及其他產品。

而在瑞幸業績復甦之時,它因造假而捅下的簍子也在一步步得到解決。

首先,隨着大鉦資本牽頭的買方團完成了對瑞幸咖啡部分股東股權的收購,目前大鉦資本成為瑞幸咖啡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超過50%投票權。

目前,瑞幸已履行了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和解協議,即美國紐約南區聯邦法院的最終判決同意瑞幸咖啡繳納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罰款;同時,它已完成了債務重組,在債權人的支持下,公司正式結束作為債務人的破產保護程序。

種種信息的釋出,説明了一件事:瑞幸總算是活過來了,迎來了一個新的起點。

02

內卷下如何活得好?

瑞幸在爆雷之後,幾番折騰下,求生意志還挺強烈。

不得不説,調整經營戰略,專注產品本身、做好運營,進而提高品牌價值,是它回春的關鍵一步。

比起粗放式的燒錢擴張,精準切入消費者需求成了瑞幸的發展方向。

你會發現它在大刀闊斧關店後,開放了加盟店,一改早期的做法。

雖然人們常對加盟店推出的產品服務感到不夠放心,但在數字化管理之下,加盟店對瑞幸有着一定的效益潛力,利於下沉。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瑞幸自營店收入為61.93億元,同比增長 78.3%,而加盟店收入 13.06 億元,同比增長 312.5% 。

瑞幸在私域流量上也玩得比較熟練,消費者基於門店LBS位置信息加入相關社羣,瑞幸將在羣裏展開一系列的活動,去加強消費者黏性,培養“每日瑞一杯”的習慣。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不得不提到瑞幸為了賣咖啡而使出的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了。

瑞幸深知自己所面對的主力消費人羣是誰,在這個時代下,年輕人已成為消費主力軍,它本身對自家咖啡的定位也是來源於此。

現在的年輕人思維很活絡,熱愛新事物,不趨同不從眾,喜歡錶達自己,通過購物行為去彰顯自己的價值觀。

一杯令人上癮的咖啡,在昔日或許是高端體驗的一環,如今更是一種社交語言。

瑞幸咖啡走的便是好喝又好玩的性價比路線。

首先,產品永遠是消費者追尋的初心,除了保證產品的品質,在多變的世界上,一個品牌想要一直處於上風,更需要創新,這也就是為什麼瑞幸保持高SKU,頻頻推新的原因。

而在眾多新品中,總會出現一些潛力黑馬,在瑞幸的有效“玩梗”下,配合代言人的推廣,瑞幸押對谷愛凌便是例子,再通過社交媒體不斷建立聲量,不斷吸引消費者的價值認同。

圖片來源:官方微博

去年的生椰拿鐵銷量破億,今年和椰樹集團聯動的“椰雲拿鐵”首發當日賣了超過66萬杯,創造了瑞幸咖啡歷史上單品的單日峯值,看來人們蠻吃瑞幸這一套。

圖片來源:官方

不過從瑞幸的爆品系列來看,這些產品其實越來越愛玩奶茶那一套了,例如,咖啡裏面創新式地加了水果、花茶等風味。

圖片來源:官方

雖然咖啡市場有藍海,但不得不説,目前這一賽道羣雄備出,Manner、M Stand、Seesaw為首的咖啡新勢力虎視眈眈,融資不斷。

而在各方人馬的搶佔下,一二線城市咖啡市場基本成熟,已經觸及到一定的天花板,或許下沉是必然,那麼相應地也需要適應市場的廣泛需求。

咖啡和茶飲是兩條並駕齊驅的賽道,這也就是近年來不少品牌互相跨界的原因,興許打不過就加入才是雙贏之法。

03

結語

時至今日,瑞幸的經營生涯可謂是跌宕起伏,從墜落雲端到開始回春,不過兩年時間。

那筆財務造假的舊賬開始慢慢翻篇,深耕產品服務本質才是出路,這一點已經在它身上得到印證。不過在瑞幸迴歸所謂的初心後,業績取得大幅增長,投資者雖有改觀,但還在謹慎觀望。或許瑞幸距離與他們真正重新建立信任,還差一個全面盈利,畢竟那是證明它現有的商業模式走通的有力佐證。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