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祥源文化17億“玩”旅遊,抄底還是蹚雷?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斑馬消費,作者:範建

疫情之下,旅遊業遭遇重創。祥源文化卻逆勢擬以17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旅遊資產,是抄底還是蹚雷?

2017年,百億富豪俞發祥入主風波中的萬家文化,之後多年無所作為。

此番,祥源文化頂着行業風雪玩旅遊,短期內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17億大收購

動漫及衍生業務難有大的突破,祥源文化(600576.SH)終於再一次拿起了併購的武器。

公司決定以17億元對價,收購控股股東祥源控股旗下百龍綠色、鳳凰祥盛、黃龍洞旅遊、齊雲山股份等5家公司股權,進軍旅遊行業。

以上擬被收購公司的主要資產,是位於湖南大湘西以及安徽地區相關景區,觀光電梯、索道、遊船等旅遊項目的經營權。

其中,僅百龍綠色一家公司的估值就高達12.86億元,增值率高達2715.92%。百龍綠色是一家控股型公司,旗下主要資產是百龍天梯94.46%股權。

百龍天梯位於張家界武陵源景區,垂直高差335米,運行高度326米,被稱為“世界上最高、運行速度最快、載重量最大的電梯”,並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遊客乘坐觀光電梯的費用,是百龍天梯的最主要收入來源。這與張家界景區的遊客接待量息息相關。

2020年,受疫情影響,百龍天梯遊客接待量由上年的519.22萬人次,降至175.38 萬人次。而且,從2019年5月起,張家界當地對百龍天梯的指導價,從72元/人次降為65元/人次。各項因素疊加,導致公司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8.56%,淨利潤下降超過70%。

2021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1-7月,百龍天梯收入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67.23%。不料,7月,張家界突發疫情,百龍天梯從當月末暫停營業,直到8月27日恢復,錯過了整個暑期旺季。

2021年前11個月,百龍天梯錄得營業收入1.19億元,僅有2019年同期水平的45.35%。

百龍綠色承諾,2022年-2024年,公司淨利潤分別不低於8751.60萬元、1.14億元和1.27億元。

鳳凰祥盛、黃龍洞旅遊的收購對價分別為1.90億元和1.84億元,增值率分別為517.71%和997.06%。

鳳凰祥盛的核心資產,是鳳凰古城沱江河北門跳巖至沈從文墓地河段水上游線的經營權;黃龍洞旅遊則主要經營黃龍洞景區的交通服務和語音講解業務。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兩家公司出現很大幅度的業績下滑或虧損。

複雜的交易

以上交易完成後,祥源文化將在動漫及衍生業務、動畫電影的基礎上,增加文旅業務。

過去,祥源文化(由“萬家文化”更名而來)通過資產收購,從地產業進入動漫、動畫以及遊戲行業,一度對公司業績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016年,是公司的高光時刻。當年,錄得營業收入7.17億元、歸母淨利潤1.09億元。然而,公司2019年業績就陡然下滑,不僅營業收入幾近腰斬,歸母淨利潤更是鉅虧8.53億元。這主要是對子公司翔通動漫計提8億元商譽減值準備所致。

為了實現祥源文化的轉型,控股股東祥源控股也是煞費苦心,陸續將以上文旅資產收入自己麾下,再整體注入上市公司。

其中,對百龍綠色的收購最為複雜。

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間,祥源旅開(祥源控股子公司)與印跡管理、孫寅貴等分別簽訂協議,以14.81億元收購印跡管理所持百龍綠色100%股權。

在收購初期,祥源旅開並沒有直接出面,而是先期委託無關第三方方北西東公司代為收購百龍綠色54%股權,同時印跡管理將所持百龍綠色29.12%交由方北西東代持。

2021年1月,印跡管理向祥源旅開轉讓百龍綠色46%股權,4月,方北西東的代持還原,祥源旅開獲得百龍綠色100%股權。

收購的過程為何如此曲折?

公司表示,百龍天梯是稀缺資源,有其他買家參與競爭,此舉,是為了確保百龍綠色對百龍天梯的權益不被稀釋。

至於上市公司擬收購百龍綠色的對價,為何較祥源旅開一年前的收購價低,主要是因為2020年,百龍綠色業績大幅下降,祥源旅開對該公司一次性計提了3.26億元商譽減值。

黑歷史

在祥源文化還叫萬家文化時,公司曾與女明星趙W(懂的人都懂)有過一段孽緣。

這事發生在2016年,趙女士控制的龍薇傳媒,擬以超過30億元,拿到萬家文化的控制權。

過去,影視明星持股上市公司、特別是影視類上市公司的案例不在少數,但控制上市公司趙女士還是頭一份。因此,在那段時間,她被媒體捧為“明星控股上市公司第一人”。

要知道,投資者在萬家文化身上是傷透了心。短短十年間,就有5次賣殼經歷,先後涉足礦業、房地產、文化等多個行業,堪稱“賣殼專業户”。

這下,中國女版巴菲特來了,再次喚醒了股民們的信心,對趙女士入主公司後注入資產滿懷期待。

不過,後續的發展,讓人始料不及。隨着主管部門對這筆交易的不斷追問,各種問題快速浮出水面。

數十億元的交易,趙女士自己僅有自有資金6000萬元,剩餘收購款全部來自銀行以及外部借款,而且借貸款能不能落實還不一定。這槓桿玩得也太大了!

於是,監管層以及傳媒對這宗交易進行了一場聯合阻擊。

在各方的強烈關注之下,趙女士改變了策略,從當初對萬家文化的控股權,轉而尋求5%的參股權。

到最後,她乾脆拋棄萬家文化,一拍兩散,不玩了。

經證券主管部門調查,趙女士對萬家文化的收購自身資金儲備不足,且存在虛假陳述,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上司公司實控人孔德永、趙女士等人,分別被處以不同數額的罰款,並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而後,孔德永又被查出在上市公司其他收購案中,存在虛假陳述及信披違法行為,被罰終身證券市場進入。

2017年,俞發祥控制的祥源控股,以16.74億元對價,收購孔德永、劉玉湘所持萬家集團(後更名為祥源實業)100%股權,對萬家文化實現了間接控制。

俞發祥在控制萬家文化期間,並沒有大的作為。此番注入旅遊資產,也不知是福是禍。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