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港美股早報 | 3月14日
最新行情
大公司頭條
俄總檢察院要求法院認定“META”公司爲極端組織。
探索頻道股東批準收購華納媒體。
Rivian削減半數產量指引,股價續刷上市後新低。
貝萊德俄羅斯敞口近一個月驟降170億美元。
Wework預計2022年營收至少上漲30%。中國移動:預計2021年度營收約8448.77億元-8525.58億元。
中國聯通公佈業績:2021年營收3279億元,5G套餐用戶達1.55億戶。
中國電信預計2021年淨利同比增長23%-25%。
東陽光藥1-2月營業收入約5.78億元,同比增長約588%。
金科服務預計年度純利增長超70%。
百濟神州:百澤安獲批治療MSI-H或dMMR實體瘤患者。
脫水研報
高盛稱,友邦保險整體新業務價值同比升22%至33.66億美元,勝於該行預期2%,意味第四季新業務價值升26%,比該行預期勝8%。
華泰證券認爲,C-REIT平臺將提升越秀交通基建的長期回報水平,縮短投資回收週期,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中金錶示,考慮俄烏局勢不確定性、下調中銀航空租賃收益率假設,2022/23年盈利降4%/4%至6.6億美元/7.7億美元。
大摩預測蒙牛乳業2022年市盈增長率1.3倍,相當於預測2021-23年盈利年複合增長率18%,認爲具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予理想汽車“增持”評級,目標價爲49美元。
投資公司Moness Crespi Hardt:予甲骨文“買入”評級,目標價爲125美元。
Northcoast:將麥當勞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
BTIG:將Crowdstrike的投資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爲257美元。
高盛:將泰克資源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爲51美元。
富國銀行:將思科評級下調至“持股觀望”,目標價下調至65美元。
Evercore ISI:重申蘋果“增持”評級,目標價爲210美元。
Argus:將荷美爾食品的投資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爲57美元。
摩根大通:維持Nikola“中性”評級,目標價爲10美元。
德意志銀行:將淡水河谷的目標價從19美元上調至20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傑富瑞:將Roblox目標價從60美元下調至50美元,將維持“持有”評級。
熱點公告
中國生物製藥:“鹽酸魯拉西酮片”獲藥品註冊證書。
AQUILA ACQ-Z:擬發售約1億股A類股份及5003.25萬份上市權證。
碧桂園:澄清媒體有關公司境內外融資相關不公平負面陳述╱評論毫無根據且嚴重誤導,公司經營情況良好。
美的置業:擬向金科地產集團(000656.SZ)附屬收購南京住宅開發項目權益並出售柳州住宅開發項目和嶽陽住宅開發項目。
晨鳴紙業:子公司壽光美倫擬開展設備融資業務。
匯通達網絡:超額配股權獲部分行使,穩定價格期間結束。
京東物流:發行50萬股獎勵股份。
碧桂園:進一步回購本金960萬美元票據。
中國中車:前兩個月簽訂合計159.3億元的合同。
中國燃氣:3月11日耗資約649.63萬港元回購56.36萬股。
宏觀頭條
孫春蘭:從嚴從緊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
深圳:全市公交、地鐵停運,社區小區、城中村實行封閉式管理。
隆基股份:簽訂重大投資協議,項目投資金額約195億元。
恆瑞擬回購6-12億進行股權激勵。
烏克蘭談判代表:烏俄正趨於就簽署全面和綜合協議達成妥協;美國將向烏輸送價值2億美元武器,俄方:輸送車隊是俄軍目標;G7要徹底切斷與俄正常貿易,普京:許多國家習慣對美國卑躬屈膝,但俄羅斯不能;俄外交部官員:如有必要,俄方將在能源領域對抗歐盟;俄羅斯金融市場開市延至3月18日。
剛買45億美元,巴菲特又砸15億美元“掃貨”西方石油。
今日招股
瑞爾集團(06639)正在招股,招股價14.62~14.62港元,入場費7383.68港元。
uSMART智能寫手的信息、數據均來自媒體公開報道,智能寫手不能保證其完全準確,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