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廣發宏觀郭磊,作者:王丹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發佈了《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和《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這兩份文件是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措施細化和落地實施,是宏觀經濟政策穩增長的組合拳之一。
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確定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服務業特殊困難行業紓困發展的措施”。
2月18日,發改委等12個部門聯合發佈《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以期“進一步鞏固工業經濟增長勢頭,抓緊做好預調微調和跨週期調節,確保全年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月18日,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為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
關注點之一:對工業企業的 5項減税降費措施。在前期報吿《哪些領域存在相對確定的穩增長政策紅利》中,我們曾把減税當作政策紅利主要落腳方向之一。此次出台的針對工業企業的5項措施,其中3項針對中小微企業,1項涉及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延續實施,1項是關於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於將本應在今年上半年補繳的緩税措施進一步延續實施6個月,受益行業應主要集中在裝備製造、建材、金屬製品、紡織服裝等。展望後續,參照1月5日減税降費座談會對2022年税費政策的部署,減税降費的增量看點在“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和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兩個方面。
針對工業企業的減税降費措施共5項:(1)中小微企業2022年度內新購置的單位價值500萬元以上的設備器具,折舊年限為3年的可選擇一次性税前扣除,折舊年限為4年、5年、10年的可減半扣除;(2)將2021年四季度實施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税費政策,延續實施6個月;(3)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設施獎補、車船税減免優惠政策;(4)擴大地方“六税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範圍,加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税減免力度;(5)2022年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
第一項措施將此前“企業購買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一次性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拓展到中小微企業購買500萬以上新購置設備器具,旨在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設備購置的政策支持力度;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21年該項政策新增減税781億元。
第二項措施將本應在今年上半年補繳的緩税措施進一步延續實施6個月;行業角度來看,該項措施在2021年四季度實施後,共產生緩繳税費2162億元,而其中裝備製造、建材、金屬製品、紡織服裝等行業緩交規模最大,佔比61.5%。
第四項措施適用範圍為“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此次進一步擴大適用主體範圍,加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税減免力度,均是體現對中小微企業的税費減免力度。
第五項措施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該項政策在2021年新增降費1504億元。
2022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減税降費座談會,對2022年減税降費的要求為“要延續實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的減税降費措施。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促進製造業企業科技創新和更新改造。針對受疫情影響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等特殊困難行業,研究精準幫扶的減税降費措施”。
關注點之二:對5大服務業領域的扶持政策。服務業事關就業,且疫情以來受衝擊較大。此次支持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政策主要包括餐飲、零售、旅遊、公路水路鐵路、民航行業。除了統一的服務業增值税加計抵減、事業保險穩崗返還、房租減免、金融支持等政策以外,針對上述具體行業提出了具體扶持措施,包括(1)餐飲行業的引導外賣平台等下調服務費標準;(2)中央財政通過服務業發展資金支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3)服務、公路、水路、鐵路、民航運輸業的部分行業增值税等税費的暫停繳納和免徵措施。
《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涉及重要措施包括“延續服務業增值税加計抵減等財税政策、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等就業扶持政策、分類實施房租減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等10項政策”。
扶持幫助的特殊困難行業主要為餐飲、零售、旅遊、公路水路鐵路、民航行業。
特殊行業的特殊減税降費措施如下:(1)餐飲行業,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台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户服務費標準;(2)零售行業,中央財政通過服務業發展資金,支持開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3)旅遊行業,2022年繼續實施旅行社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維持80%的暫退比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提高暫退比例;(4)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暫停鐵路運輸企業預繳增值税一年;免徵輪客渡、公交客運、地鐵、城市輕軌、出租車、長途客運、班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税;2022年中央財政對符合要求的新能源公交車,繼續按照既定標準給予購置補貼,且退坡幅度低於非公共領域購置車輛;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車輛購置税收入補助地方資金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根據實際需要統籌安排資金,用於存在困難的新能源出租車、城市公交運營等支出;(5)民航業,暫停航空運輸企業預繳增值税一年;研究協調推動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游企業協商取消航空煤油價格中包含的海上運保費(2美元/桶)、港口費(50元/噸)等費用。
關注點之三: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是繼2021年10月份明確“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後,又一項倒逼高耗能行業節能降耗和技術創新、節約用電的有力措施,實際上類似的制度在部分地區已經初步嘗試(如浙江省),此次文件提出了“統一的”制度構建的目標。
針對電價改革,文件要求“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對能效達到基準水平的存量企業和能效達到標杆水平的在建、擬建企業用電不加價,未達到的根據能效水平差距實行階梯電價,加價電費專項用於支持企業節能減污降碳技術改造”。
在2021年10月8日國常會和10月11日發改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先後明確了“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高耗能行業是耗能大户,電價改革一方面倒逼高耗能企業的低碳綠色發展轉型,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節約用電。2021年10月3日,浙江省發發布《浙江省關於建立健全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和單位產品超能耗限額標準懲罰性電價的實施意見》,出台高耗能企業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政策。此次文件意味着全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提上日程。
關注點之四:做好鐵礦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支持投資開發鐵礦、銅礦。在大宗商品保價穩供方面,主要強調了“進一步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支持企業投資開發鐵礦銅礦等國內具備資源條件、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礦產開發項目”和“廢鋼、廢有色金屬、廢紙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三項措施。
在大宗商品保價穩供方面,主要通過“期現貨市場監管”、“支持企業投資開發鐵礦、銅礦”和“廢鋼、廢有色金屬、廢紙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三項措施。
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方面,2022年01月27日發佈的《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十四五”期間具體目標和措施提出了更加細化的要求。
關注點之五:避免因能耗指標完成進度問題限制企業正常用能。這一表述也極為重要,它意味着2021年三季度限電限產對經濟產生擾動的情況在2022年大概率不會再現。
文件指出,落實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優化考核頻次,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避免因能耗指標完成進度問題限制企業正常用能;落實好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政策,加快確定並組織實施“十四五”期間符合重大項目能耗單列要求的產業項目。
此外,金融信貸政策方面, “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是已有的提法,支持普惠小微貸款措施、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均是已推行重點政策的再次強調和部署。“推動大型國有銀行優化經濟資本分配,向製造業企業傾斜”是一個較新的表述。
金融信貸政策第一項引導銀行體系支持製造業:加強對銀行支持製造業發展的考核約束+推動大型國有銀行經濟資本分配向製造業企業傾斜,二者最終在數據上的體現為“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2022年推動大型國有銀行優化經濟資本分配”為新表述,目的是引導向製造業企業傾斜,後續是否還會有相關舉措對此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有待觀察。
支持小微企業貸款的兩項措施“按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和“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可向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優惠資金支持”,是此前央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的已有措施。其作用是是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內嵌激勵機制”,“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降價、擴面”。
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和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同樣是已有政策的再次強調和落實,要求金融機構“加快投放進度”。
新能源方面,文件強調“組織實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和“帶動太陽能電池、風電裝備產業鏈投資”,具體推進以前期就已經明確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中東部地區發展分佈式光伏以及海上風電三大方面為主,與此前規劃部署一致。煤電機組的改造升級,以及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重點領域企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均是對已有政策的進一步強調。
對於新能源發展方面,“組織實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和“帶動太陽能電池、風電裝備產業鏈投資”為新提法,但具體推進措施,如“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中東部地區發展分佈式光伏”以及“海上風電發展”是已有新能源發展項目的進一步強調。
煤電機組改造升級是2021年11月3日《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的進一步明確。
“啟動實施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重點領域企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工程”在2021年5月13日發改委會議上已經提出,此後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
加快新基建建設方面,項目落腳點包括5G、工業互聯網、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大數據中心和基建REITs。其中數據中心方面,再次強調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8個國家級數據中心樞紐節點建設。
文件指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引導電信運營商加快5G建設進度,支持工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升級,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啟動實施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推動重大戰略區域北斗規模化應用;加快實施大數據中心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8個國家級數據中心樞紐節點建設。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健康發展,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
核心假設風險:國內疫情演化超預期,外部環境變化超預期,政策去槓桿力度強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