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結束,未來打好抗疫“攻堅戰”離不開防控措施、疫苗和治療藥物。
11月4日,全球首款抗新冠口服藥——莫那比拉韋被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管理局率先批准用於治療特定新冠患者。同時繼莫那比拉韋獲批後,輝瑞公佈了一款療效更優的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的最新數據,Ⅱ/Ⅲ期臨牀試驗中期分析結果顯示,口服該藥能降低89%的住院和死亡風險。
從長遠看,口服藥的出現給世界注入了“強心劑”,有了藥物配合後,世界開放和經濟復甦的步伐也將會加快。
當下,新冠治療藥物已成為疫苗以外的另一條投資主線,那麼A股哪些公司有望受益或者可以蹭上熱點呢?
提到新冠治療藥物概念,不得不提最近漲瘋了的拓新藥業(漲得太猛已經進小黑屋)。6天翻3倍,拓新藥業憑什麼這麼牛?
目前,拓新藥業A股最純正的阿茲夫定及新冠特效藥EIDD-2801(莫那比拉韋)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供應商。
展開來説,拓新藥業是最純正的EIDD-2801新冠特效藥供應商:公司招股書披露2020年公司尿苷中間體通過貿易商供應世界前十大藥商之一的EIDD-2801當期確認收入5334.73萬元,毛利3313萬元,毛利率62%,顯著高於公司40%綜合毛利率。
另一方面,拓新藥業不僅擁有抗艾滋病原料藥(已經通過評審),還與真實生物合作共同研製抗艾滋病口服液的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而抗艾滋病口服阿茲夫定己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研究發現阿茲夫定同樣具有抗新冠口服藥的功效,而且服用後五天內核酸檢測轉陰率達到90%,阿茲夫定己進行II期臨牀試驗,效果令人驚喜,四天內90%核酸轉陰。
第二家要介紹的是在拓新藥業停牌後有望接力的公司——翰宇藥業,短短5天時間公司股價也實現了翻倍。
簡單介紹一下,翰宇藥業是一家專業從事多肽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高新技術企業。
多肽藥物是一種可以用於疾病的預防、治療和診斷的多肽類生物藥物,其製備方法主要有化學多肽合成、分離純化法和基因工程法等,其中化學多肽合成是多肽藥物的主要製備方式。雖然多肽類藥物可以通過從生物體內分離純化獲得,但是天然存在的多肽分子含量少,無法完全滿足臨牀應用的需求。化學多肽合成方法是通過氨基酸逐步縮合的化學反應來實現,一般是從羧基端向氨基端,重複逐個添加氨基酸的過程。
多肽藥物與一般的有機小分子藥物相比,具有生物活性強、用藥劑量小、毒副作用低和療效顯著等突出特點,然而其半衰期一般較短、不穩定,在體內容易被快速降解。與蛋白類大分子藥物相比,除了多肽疫苗外,多肽類藥物免疫原性相對較小,用藥劑量少,單位活性更高,易於合成、改造和優化,產品純度高,質量可控,能夠迅速確定藥用價值。
雖然賽道不錯,但公司業績卻年年暴雷,2019年虧損金額高達8.85億,那麼瀚宇藥業還能翻身嗎?
昨日,翰宇藥業公吿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擬合作開發預防和治療新冠多肽鼻噴劑藥物,公司熱度直線上升。
公吿中談到,為進一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公司仿創結合戰略,加快創新藥佈局,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助力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基於近一年來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多肽新冠藥物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雙方擬合作開發新型冠狀病毒多肽鼻噴劑藥物,其中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擬將“一種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多肽及其應用”的專利申請技術中6條多肽序列以全球獨佔許可方式許可給翰宇藥業,項目總金額6,500萬元。
根據資料顯示,多肽衍生物可作為3CLpro主蛋白酶抑制劑。
主蛋白酶是理想靶點: 病毒RNA(vRNA)通過宿主核糖體,ORF1a/ORF1ab首先翻譯為多聚蛋白(pp1a/pp1ab);在nsp3(PLpro)、nsp5(3CLpro/Mpro/主蛋白 酶)的催化下,發生分子內切割,水解產生16個非結構蛋白(nsp1-16)
3CLpro又稱為主蛋白酶(Mpro),負責酶切pp1ab中nsp4-16之間的11個位點;生成包括具有酶活性的關鍵蛋白(nsp12-16),以及複製轉錄複合物(RTC)的關鍵組件(nsp7/8/9)
3CLpro在病毒生命週期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且在人體宿主內沒有同源蛋白,選擇性、特異性較高,因此可以作為新冠抗病毒藥物研發的理想靶點 。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看到收益,而忽視風險。由於醫藥產品具有高科技、高風險、高附加值的特點,藥品的前期研發以及產品從研製、臨牀試驗報批到投產的週期長、環節多,容易受到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受境外疫情發展及控制情況、藥物使用的選擇、境外市場推廣等多種因素影響,本次臨牀試驗申請及產品最終能否成功獲批上市仍存在不確定性;雖然本專利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受理,但未最終獲得專利授權,未來或存在不被授權的風險。
能蹭上熱點不止這兩家公司,最近2天暴漲的舒泰神(重症治療藥),天宇股份(莫那比拉韋中間體供應商),還有今天剛漲停的新天藥業(參股公司國內首個治療新冠急性肺損傷藥物獲批)等....
抗疫仍需“組合拳”,治療藥物和疫苗並不是衝突和對立的,而是互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