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健帆生物狂瀉40%,遭高瓴連續減持,5倍牛股為何不受待見了?
格隆匯 08-03 15:28

8月2日晚間,血液灌流器龍頭健帆生物發佈2021年上半年業績,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1.88億元,同比增長36.6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20億元,同比增長40.74%。

從業績來看,公司的歸母淨利潤一直維持較高的增長率,自2017年至2021年一直維持在40%以上的水準。而歷史的毛利率則是一直維持在85%左右;期間費用的增長率也在同比下降。

這樣來看,營收在不斷地增長,毛利率維持也維持在高水準內,股價應該是有不錯的表現。

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健帆生物自5月底至今,已經陰跌了將近40%,從103元跌到如今的61元。在昨晚業績報吿的刺激下,8月3日健帆生物股價急挫近12%,收報60.7元/股。

曾經是香餑餑的醫療器械究竟何至於此呢?

1

賽道有點窄

健帆生物是一家主營血液灌流器的醫療器械公司,從健帆生物2020年的業績來看,其主營業務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實現營收17.3億元,佔總營收的88.67%;貢獻淨利潤15.4億元,佔總利潤的92.6%。

血液灌流,實則是一種血液淨化技術,可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的病毒、藥物,特別是蛋白結合率較高的物質,而且最好在對於不明原因的毒物中毒中使用。同時為了清除一些小分子的毒素,一般血液灌流也常常跟透析一起串用。一次性血液灌流器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醫療器械。

雖然近年來我國包括腎衰竭在內的需要透析治療的患者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而健帆生物在血液灌流器的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可以説是絕對的龍頭企業。但這個賽道其實並不大,2020年我國血液灌流器市場規模也僅有19.2億元左右,且血液灌流器並非是整個透析治療的必需品,只是作為聯合應用而存在。

健帆生物2020年的血液灌流器營收就已經達到了17.3億元,如此看來不是一個未來體量巨大的一個賽道。

與此同時,健帆生物稱自己是“立足於產品研發與創新,依靠自身專業的營銷團隊”,但從公司在研發投入和營銷費用上來看,重點大抵是在後半句上了。

截至2021年6月底健帆生物共有員工近2700人,其中營銷人員1200餘人,研發人員540餘人。同時從費用支出上看,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為2.19億元,同比增長28.24%;而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為5116.73萬元,僅佔總營收的4.31%。

這樣看來,產品單一的健帆生物營收連年增長的背後,其實是在銷售費用上大筆的投入所帶來的。但這也是保證市場規模不大的健帆生物,維持業績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

2

頭頂烏雲密佈

在此前,健帆生物雖然是單一產品+小賽道,但是在同賽道上並沒有出現競爭者,且主產品血液灌流器的毛利率高達88%。所以作為業績穩定增長和細分賽道唯一的A股上市的龍頭企業來説,在市場上的境遇還是很不錯的。

在經歷了2月18日那波大跌後,在3月中旬到5月的兩個月時間內,股價是有所回温的,大漲了將近50%,並站上了歷史最高點超過了100元。但為何情況從5月下旬開始急轉直下?

第一個消息出現在5月17日,健帆生物遭到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曾凱減持公司13.4萬股,與此同時5月20日盤後,公司稱監事會主席彭小紅先生的子女彭程程先生於2021年4月22日至5月13日期間買賣公司股票,導致構成短線交易行為。

另一則集採消息的公佈更是讓日子更是雪上加霜,27日,衡陽市醫保局發佈了關於“終末期腎臟病治療相關耗材(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其中該次集採擬採購血液灌流器8000支,採購週期為24個月,這是市場上首次對血液灌流器進行集採。

一系列的消息利空對股價也產生了很大的刺激,7個交易日內(5.21-5.30),健帆跳水了15%。而另一方面,機構的投資者好像出現了分歧。

儘管股價開始回調,二季度頂流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四隻基金並未對健帆生物進行減持,仍維持在重倉股的前十位。

根據健帆生物最新的十大流通股東顯示,第三至第六大股東均為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基金旗下產品。這四隻基金合計持有健帆生物4267.84萬股,佔公司流通股比例的8.31%,最新持有市值29.43億元。

但是,在2020年二季度新進持股1322萬股的高瓴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減持了。在第一次持倉後,公司董祕向外界表示,UBS AG是高瓴境外的瑞銀賬户。從2021年二季度公佈的數字來看,UBS AG(瑞銀)二季度減持378.53萬股,目前持倉為880萬股。

此外,持有1066萬股的自然人股東黃河於今年二季度大手筆減持319.92萬股,按照整個二季度的均價90元/股來算,套現了2.8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年報顯示黃河為健帆生物董事長董凡之弟。

3

結語

從健帆生物的估值來看,其滾動市盈率5月份一舉衝到了80倍的高位,但在經歷了一波回撤之後,現在也已經回到了歷史平均值的低位46倍。

但大資本高瓴的減持就能瞥見一些端倪,雖然2021上半年的業績仍然保持着高增速,毛利率也是維持在88%的高位,但其實基本面已經有了細微的變化。

衡陽市首次將血管灌流器納入集採範疇,或許是個吹響更大範圍集採的號角,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於醫療器械的這條路還是有一些忌憚,而營收單一的公司受集採的影響還會更大。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